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在线阅读 - 第 127 章 祭天南下

第 127 章 祭天南下

    刘海对于不能扩张自己骷髅骑士的规模,感到非常的遗憾。

    这段时间刘海已经习惯了骷髅骑士的冲锋,因为每一次只要骷髅骑士上场,对方就是再怎么精锐部队也会一触即溃。

    可惜现在他骷髅骑士的规模,也只能控制在一千两百余人。

    好在现在他有狼骑兵作为补充,对于骷髅骑士的需求,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紧迫了。

    刘海这一边准备南下,北京城那一边也没停下来。

    原来多尔衮的去世并不是终结,反而是一个开始。

    布木布泰凭借着她娴熟的政治手腕,控制着自己的儿子,一步步开始收拢多尔衮死去,所留下的政治空白。

    当时,正黄、镶黄、正蓝三旗之旗主应为幼主顺治,但多尔衮已将正蓝旗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虽然声称是临时借调,说是到皇上亲政后再归还,实际已归其养子多尔博接管。

    此时正黄、镶黄二旗中固山额真、护军统领、内大臣、一等侍卫、梅勒额真等二三十人中,不少人都成了多尔衮之臣,两黄旗人心涣散,主要大臣已各奔前程。

    熟知历史的布木布泰,记得明朝虽亡,但仍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

    如果现在她清算多尔衮旧部,那么就可能引起满清的分裂,而让这条已经快要死了的虫子重新复活。

    因此布木布泰并没有大肆的清洗多尔衮旧部,反而开始安抚这些人,渐渐地竟然收拢了上三旗的人心。

    接着她又命自己的儿子顺治小皇帝穿孝服,带领着各王公大臣给多尔衮守灵。

    颁发了由礼部起草的哀诏,晓谕天下,她在诏书中追述了多尔衮扶立自己,平定中原,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追尊这位功德无量的摄政王、皇叔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并宣布了五条“应行事宜”,为多尔衮举行国丧。

    守丧期间,在布木布泰的压力下,顺治表现得格外恭顺悲戚,硬是守满了七七四十九天的丧期。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这完全是儿皇帝给父皇守灵的那套规矩。

    随着政局渐渐的安稳,多尔衮的旧部也全部归拢到了顺治皇帝的手中。

    这位刚刚十三岁的顺治皇帝虽然坐在了龙椅之上,但是大权仍然落在了他的母亲布木布泰的手中。

    不过父母不太可不像多尔衮那样强硬,反而是展现了母性的温柔。

    在处理朝局大事上,大事小事都要和顺治皇帝商量,然后凭借她娴熟的政治技巧,最后让顺治皇帝心悦诚服地按照她的意思行事。

    这一切都是后宫再进行,布木布泰并不在朝臣面前显露自己的才能。

    因此,自顺治亲理朝政后,朝臣们就发现他很谦虚、稳重、大度,很有治国之才,礼贤下士,屡次征求诸位议政王以及议政大臣们的意见,并委以治国重任。

    这与已经去世的摄政王多尔衮的霸道的为人处世方式判若两人。

    满朝大臣,虽然心有疑惑,只有十三岁的小皇帝为什么能够这样娴熟的处置朝廷大事,并且如此会收拢人心?

    但是却并没有深究,就是其中有一两个聪慧的大臣发现了其中的端倪,也牢牢的管住了自己的嘴,并没有宣扬出去。

    就这样没有一两个月的功夫,整个的大局稳定了下来,权力也重新回到了顺治皇帝于布木布泰这对母子的手中。

    接下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幽禁英亲王阿济格,夺其牛录,籍没家产人口。不久又追加处罚,下旨令阿济格自尽。

    这也是顺治皇帝和布木布泰对朝臣们的一次试探。

    结果,满朝的大臣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是纷纷的上折子,接发英亲王阿济格的过往擅越之处。

    一看这情景,顺治皇帝知道事情稳了。

    接下来顺治皇帝第一次违拗了自己的母亲,开始报复起多尔衮来。

    布木布泰为了母子之间不至于发生冲突,退让了。

    顺治皇帝见到母亲默认了自己的行动,立刻就对下边的心腹暗示了一下。

    接着,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的诸王大臣也纷纷上奏,追论多尔衮独擅威权,挟制皇帝,逼死豪格,纳其妃子等一系列罪行。

    大局已定,顺治那积郁已久的怒火终于喷涌而出,他要用一切手段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顺治下令:将多尔衮的罪状一一罗列,昭示天下;削夺多尔衮的“成宗义皇帝”尊号,籍没家产,将座落在明南宫的那座“龙飞鸟栖、虎踞龙蟠”、“金碧辉煌、雕镂奇异”的睿王府毁坏殆尽,其府宅入官。

    将乾清宫多尔衮用过的所有陈设全部去除,并且砸烂,所有的太监宫女全部处死。

    养子多尔博以及女儿东莪赐与信王多尼为奴;开棺鞭尸,用棍子打,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后,焚骨扬灰。

    处置多尔博自然是手到擒来,可是现在的东莪,已经到了察哈尔刘海那里,顺治小皇帝有些鞭长莫及。

    可是即使是这样,东莪的封号仍然全部给消了,仍然对外宣布她是一个奴隶。

    这也是在给东莪使绊子。

    以前的时候东莪可是摄政王的女儿,在刘海的帐篷里自然是身份尊贵,现在你是一个奴隶了,看刘海怎么对付你?

    在蒙古草原的刘海,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是大喜过望。

    在中国古代,出征讨敌历来讲究的是一个名正言顺。

    刘海南下的时候本来就没有什么借口,本来准备胡乱的编一个满清与刘海有仇为由,出兵南下。

    现在不用了,对方自动的就把借口送到了自己的手中。

    于是刘海在部落中开始宣扬,自己和多尔衮翁婿情深。

    而顺治皇帝不念旧情,恩将仇报,不但消了多尔衮的爵位,并且将他刨坟鞭尸,再加上这一回又消了东莪的封号。

    这让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们,对于满清也开始渐渐地不满起来。

    刘海见到时机成熟了,立刻在一六五一年三月初二,刘海在郊外祭祀长生天,然后帅狼骑兵三万,普通骑兵七万,以及押运辎重的奴隶等两万余人,开始正式南下。

    刘海这一次南下主要是要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消弱满清的实力。

    因为现在京城的附近已经遍布了满清各旗的农庄。

    这些都是满清入主中原之后,那些满清八骑们跑马圈地而造成的。

    而这些农庄现在成了刘海打击的首要目标。

    第二个目的就是收拢物资。

    特别是盐巴茶叶,这些草原的必须物资,刘海现在是多多益善。

    这段时间刘海控制的察哈尔和科尔沁,对于这两种物资的需求,已经到了饥渴的地步。

    原因是非常简单,那就是满清已经开始封锁边界,所有的盐巴和茶叶都不得流入草原。

    这让本来生活开始好一些的牧民们,也开始有些不适应了。

    这些牧民自从开始放牧猪猡兽之后,在食物上是不用担心了,但是没有了盐巴和茶叶也没法生存下去啊。

    现在他们的盐巴,还能靠一些原先所收购的残次品,勉强的生存。

    可是茶叶却不行了。

    这东西保质期短,所以虽然能够储存一些,但是储存期也不是非常长,所以一般牧民们不会购买许多。

    现在可好,没有了茶叶,他们只能用原始的草药来代替,虽然说也能够勉强的维持体内的维生素的含量,但是那草药的苦涩之味,却让这些牧民们怨声载道。

    因此对于刘海这一次南下抢劫,手底下的牧民们是举双手赞成。

    刘海的十几万大军在自己的王帐汇合,然后让老祭祀吉日格勒坐镇后方,同时命令自己的妻子刘明婵带着便宜儿子刘英谦,暂时的监理国事。

    之后刘海的十几万大军就离开了察哈尔草原,开始直奔京城外围的古北口。

    在北京外围的燕山山脉三世,纵横在群山之间,会形成一道道小的依山而行的通路。

    而这些通路就是“口”。

    像喜峰口,古北口,横岭口都是这一类。而这其中又以古北口和喜峰口最为险要。

    喜峰口主要是位于京城的东北面,主要是防御来自辽东的威胁。

    而古北口,属于京城的北面,主要防御来自蒙古草原的威胁。

    刘海现在的进军路线就是先突破古北口,然后分兵占据居庸关,威胁京师。

    至于为什么不先占据居庸关,那是因为居庸关可比古北口难打多了。

    太行山和军都山交界处,有一条断谷,即著名的关沟,也叫军都陉,为南北通行的孔道。

    为保卫京师的安全,明朝吸取历代的经验教训,沿关沟层层设防,建有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在关沟中,记有八达岭—上关—居庸关—南口四座关口。

    如果从这一面突破,那么首先要突破八达岭长城,才能攻击上关,攻破上关才有可能占据居庸关。

    而且这一面山沟纵横道路狭窄,不利于大军行军。

    正因为这样,刘海才想要先突破古北口。

    就这样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只用了三天功夫就来到了古北口关城外。

    本来古北口已经被废弃了一段时间,那是因为满清当时和蒙古关系融洽,已经不需要古北口作为防御了。

    可是随着刘海的崛起,满清不得不重新修缮古北口,想要以此为据点抵挡来自刘海的威胁。

    可是破坏容易建设难。

    当年废弃的时候非常简单,现在要重新修缮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海的大军到达古北口外的时候,整个古北口的防御体系还没有修缮完成,仍然是漏洞百出。天下白兔的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