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柏油路的惊艳
书迷正在阅读:帝业江山纪、荡宋、姬唐、南宋第一密探、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汉末,没有三国、大明第一能臣、我真不想复国、五代河山风月、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
等到朱元璋回去的时候,陆宁果然是信守承诺,直接让人拉了十大车的冰块。 然后告诉他,后续还有更多的冰块源源不断运往上京。 朱元璋果然也是靠谱,他回去以后,马上用八百里加急的廷寄,告诉了驻守西北的宁王朱权,让他想办法弄大量的延川石液回来。 等到朱元璋离开之后,刚刚升任常州知府的刘昌禄也来拜访。 他早就听说了这事儿,陆宁会用制冰机来制造冰块,这冰块倒是并不值钱,可是换来这么多延川石液做什么用呢? 刘昌禄一边喝着福伯递过来的酸梅汤,一边嘟囔着。 “我说陆老弟,咱们又不制作墨汁,你弄这么多延川石液来干什么呢?” 此时,陆宁则是笑呵呵的问了一句说。 “刘老兄有没有看过宋人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这里面可是有许多经纶治世的学问,却不在四书五经之列。” 听了陆宁的话,刘昌禄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这些年一直努力读着圣贤书,才考了一个举人的功名,若是连其他的书都读,只怕连举人都混不上了。 他很诚实的摇了摇头,回答陆宁说。 “不瞒老弟说,这些年一直在做八股学问,其他的书倒是极少设立,让你见笑了。” 陆宁点点头,这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个年代科举考试考的就是八股文,你要是学别的,那就根本没有做官的路子。 “其实这梦溪笔谈之中,就提到过这延川石液,除了能制作墨汁之外,它还有一个作用叫做石油,同时可以提炼出来很多的东西,其中一种叫做沥青。” 每次和陆宁谈话的时候,刘昌禄都会有所惊喜,他便直接问道。 “这沥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能有什么作用,我是才初学浅,一切只能靠着你的指点了。” 陆宁笑了笑,他觉得眼前这个胖乎乎的新任知府,虽然没有什么大学问,但也是一心为民做事,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我在长宁县已经修了好几条的水泥路,其实如果给我足够的延川石液,我能够提炼出来沥青的话,那我就可以修柏油路,如果论质量的话,比水泥路还要强的许多。” 听完这话,把刘知府直接给愣住了,他马上就问道。 “你说的是真的吗?水泥路在已经算得上是非常惊艳了,如今再加上一个柏油路,那咱们常州府岂不是成了全国的卓异!” 陆宁点了点头,不过他倒是觉得造福本地也就够了,卓异当不当的倒无所谓,毕竟枪打出头鸟。 “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大量的制造冰块,然后马不停蹄的运往上京,紧接着就是等待伯父送来的延川石液,我们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刘昌禄心说,这样一个大才在自己的辖区之内,那可真是捡到了一个宝贝呀。 “行吧,那我们就等着好了,到时候老弟可千万要多上点心,咱们把常州府的几个县全都修成柏油路,需要什么就说,我会给你最大的支持。” 陆宁对着刘昌禄又是一番交代,然后告诉他说施工队的事让他去寻找,具体的技术问题自己会培训的。 和陆宁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刘昌禄对这些简直是驾轻就熟,一点压力都没有。 “老弟只管放心,这点事就包在我的身上了,我现在就等你的沥青来铺这个柏油路了。” 宁王朱权也是一个办事效率极高的人,自从接到朝廷的廷寄之后,马上就命人开采延川石液。 很快,第一批延川石液就浩浩荡荡的运到了应天府,足有二十大车之多。 而且后面还有不断开采和不断提供的,虽然并不清楚朝廷要这些东西干什么用,但是朱权知道这是一个讨好父皇的绝佳机会。 所谓燕王善断,宁王善谋,这位宁王殿下可不甘心只做一个九边塞王,只要有机会,他就要讨好朱元璋的。 毕竟他也看得出来,大哥朱标身体一向不太好,万一驾薨在父皇前面,那接下来这皇位的归属就有个说法了。 朱元璋却并没有想这么多,送过来的延川石液,由户部验收之后,又马上派了一家比较有名的镖局送往长宁县。 这也是朱元璋心思细腻之处,如果直接由户部运送这些东西的话,那肯定陆宁会对自己身份有所怀疑。 而换成镖局去运输,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从朱元璋走后也不过一个多月,第一批延川石液就已经运抵长宁县。 陆宁不由的感叹,自己这位伯父可真是个神人,在上面的关系肯定不浅,不然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办事效率。 于是,他马上就开始了提炼沥青,他让福伯找了几个能干的小伙子,把提炼沥青的技术教给他们。 事情办的相当顺利,短短几天的功夫,第一批沥青就已经提炼出来了,而施工的事提上了日程。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陆宁还是非常贴心的,不仅告知了施工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还专门为常州府的路线规划画了设计图。 这一下子,可是把个刘昌禄给高兴坏了,陆宁这种服务到家的态度,让他这个知府大人不知道省了多少心。 不久之后,常州府治所的附近已经有几条柏油路修好了。 刘昌禄带着下属的一众佐贰官前往查看,大家剑道着柏油马路平整通畅,承重力又强,清早起来又非常方便。 所有官员全都啧啧赞叹,他们都对刘昌禄说,一定要想办法给陆宁请功,这种功劳可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那时候还没有标语,不然的话就得贴上,要想富多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了。猫御火风的大明富商:老朱求咱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