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翰林发难
书迷正在阅读:帝业江山纪、荡宋、姬唐、南宋第一密探、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汉末,没有三国、大明第一能臣、我真不想复国、五代河山风月、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
张天师笑了笑,在肚子里琢磨好要说的话。 他知道朱元璋本人相当的敏感,就算是称颂的话,如果说的不对口味,也难免杀头之祸。 据说有个和尚说朱元璋“天生圣人,为民作则”,按朱元璋凤阳口音一读,就变成了“天生僧人,为民做贼”。 一顿马屁也就拍到了马脚上,下场可想而知。 道士讲究的是和光同尘,绝不像那些和尚一样死脑筋。 于是,他眼睛一转,恭恭敬敬的说。 “心诚不诚,有没有明主,这是上天所验证的事情,验证的结果想必各位也看到了,就如大家所见一样,求雪得雪。” 听到张天师这么说,朱元璋心里非常得意。 这也正符合他的预期,大明朝创建二十多年,国泰民安,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如今求雪得雪,正好反映了老天对自己的认可。 于是,就点点头,说了一句。 “天师言之有理。” 看到张天师没有掉到这个坑里,赵乘龙又揪着刚才的问题不放。 “既然君臣的心都相当的虔诚,陛下也是明君,为什么这雪还推迟了这么长时间,你还没回答最后两个问题,到底是臣不贤,还是你们的道法不精通?” 张天师说道。 “小道三个人,做法事都严格按照道教的规矩来走,并没有越礼之处,至于臣子是不是贤良,小道并没有在朝廷为官,无权评判。” 他这话就摆明了要跳出朝廷党争的怪圈,虽然出于自保的目的,但也无形中就把陆宁暴露出来了。 既在朝廷为官又和龙虎山有极大渊源的,也只有陆宁一个人。 张天师给他排出了好几个选项,现在只剩下臣子是不是贤良这个话题。 大学士为难张天师的时候,他的知交故友无时无刻不在盯着陆宁的反应。 这些人非常清楚的察觉到,陆宁的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一下。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虽然按照先前的流程,已经把话题引到陆宁这。 但是这些在上位的人又想到陆宁好几次绝地翻盘,因此都变得谨慎了。 只见从百官末尾过来一个人,正是翰林院国史编修里的一个小翰林,他也是上一科的状元,名叫李灯。 由于他品级不够,手里并没有象征身份的象牙笏板,他跪在地上朝朱元璋启奏。 “陛下,微臣有一句话想要请教护国王殿下,请您恩准。” 朱元璋皱了皱眉,还是答应了:“准!” 李灯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对陆宁做了个揖,问道。 “护国王殿下,卑职翰林李灯有事向你请教。” 陆宁的道服还没有换下,听到别人叫他的官爵,愣了一下,示意他先退后,随即就对朱元璋说。 “现在儿臣还是道装,擅自议论朝廷之事多有不便,请父皇允许儿臣换回朝服。” 其实陆宁一直都是朝廷的护国王,只不过最近半年以来,奉了太子的命令去龙虎山学道,不得已才换上道装。 现在想要换回来,必须要征得朝廷的同意。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道。 “皇儿朱棠这次去龙虎山学道,学有所成,朕非常欣慰,特许其换下道装,官复原职。” 陆宁随着太监下殿,不一会儿换好了亲王的蟒袍朝服,再次上殿朝拜皇帝。 李灯赶紧上前给陆宁见礼,气势无形之中就矮了一头。 陆宁大大方方的受了他一礼,居高临下的问。 “本王现在忙得很,李翰林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 李灯现在有些骑虎难下,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问了一句。 “别的神仙搬山过海也只在一瞬之间,为什么刚才那场求雪却拖延到了十天之久?刚才张天师已经给排除了许多因素,请问王爷,造成这种延迟的原因,难道是本朝的官员不够贤达?” 陆宁笑了笑,说道。 “我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小官员加在一起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每个人是否贤达,自己心里有一杆秤。又何须别人多言?” 李翰林自我感觉,一直都在国史馆这种清水衙门抄抄写写,既不需要给别人送礼,也不可能有人给他送礼,这名声二字就无愧于心。 于是,他言辞犀利的逼问一句。 “王爷你爱好一些小聪明的发明,反而把儒家的道德文章抛之脑后。请问,贤臣能做这种事吗?” 这下子所有文官的目光全部集中在陆宁身上,原来天下最不贤明的臣子是你,看你该如何辩解! 就你勾结张天师那个神棍忽悠万岁爷,搬石头砸到自己的脚了吧,陆宁笑了笑。 “你说我发明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聪明,无关紧要?” 李灯言之凿凿,说道。 “本朝以儒教立国,凡是不符合圣人之道的都是歪门邪道!” “你肯定?”陆宁似笑非笑。 “我肯……” 李灯想也没想,说出两个字,突然发现大家忍俊不禁的样子,乖乖的捂住了嘴。 “我确定,你那就是歪门邪道!” 陆宁看了看他脚上穿着的冬鞋,问道。 “你知道这种防寒面鞋是哪来的吗?” 李灯得意洋洋的说。 “这是国货司按着官员们的品级地位,交给户部配发给我们的,和你有什么关系!”猫御火风的大明富商:老朱求咱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