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扬明在线阅读 - 第102章 辽东军

第102章 辽东军

    在明末,提起辽东就有一个绕不开的人,李成梁。

    在将吏贪懦,边备废驰的时代,李成梁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强豪,力压各方北方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

    他曾亲自率兵擒拿了犯上作乱的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并将其押送北京处死。王杲也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在此役中,李成梁俘虏了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

    在王杲死后,他的儿子阿台继续和明朝作对。

    李成梁奉命镇压阿台叛乱。那时,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都已经归顺明朝,自愿去劝降阿台。

    当阿台开城投降时,李成梁下令屠城。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都死在其中。对此努尔哈赤十分不满。李成梁自知理亏,后明廷将属于他祖父的土地、人马等送给努尔哈赤,令让他承袭都督指挥衔,以为补偿。

    在他的默许下,建州女真统一了各部落,并且实力一步步坐大,最终到了足以威胁明廷的地步。

    很难说李成梁是不是有养寇自重的意图,但是的确是因为有了他的庇护,才导致努尔哈赤一步步统一女真,并最终坐大。

    所以李成梁作为辽东的最高军事首领,一直饱受争议。

    熊廷弼到了辽东任职后,就不止一次上书朝廷言:成梁罪致死。

    时过境迁,许多是是非非已经很难再说的清楚了,但是李成梁的确在镇守辽东三十余年的时间里,打造出了一支战无不胜的辽东铁骑。

    但是这支军队,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明朝的军队建制,他更像是李成梁本人的私兵。

    他刚上任的时候,边军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将官们贪腐严重,杀良冒功。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成梁开始"乃大修戎备,甄拔将校,收招四方健儿,给以厚饩,用为选锋。军声始振。"

    但是钱从哪来呢?朝廷没有,那就只能自己抢了。抢谁呢?那自然就是当地的辽人,关外的女真人,蒙古人。

    正是凭借着高额的赏格以及战争的洗礼,李成梁才拥有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可惜的是,这支近乎于私兵的军队依赖的是带头冲锋和优厚的待遇,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辽东铁骑虽然战斗力极强,但对领军将领的个人勇武、人格魅力都有很大要求。到后来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战死后,辽东铁骑上下慢慢丧失了进取之心,甚至开始怯战。

    并且在萨尔浒之战中,最后残存的辽东铁骑也被彻底葬送。

    如今固守辽东的军队,都是熊廷弼到任后,重新招抚,组织起来的。

    ...

    辽东首府,辽阳城。

    "大人,探子不断来报,建奴最近或有动作,我等应提早报于朝廷知晓啊。"

    去岁九月,被泰昌皇帝擢升为右右佥都御史的袁应泰,正一脸急色的对着熊廷弼说道。

    袁应泰此人精明能干,但是领兵却不是他所擅长的,他在辽东多年,一直作为熊廷弼的副手,为其练兵修备武器,筹集粮草火器,深受熊廷弼的信任。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他代替熊廷弼经略辽东,并且由于不知兵,推翻了很多之前熊廷弼定下的策略,从而导致辽沈之战的失败。

    在辽阳城破后,袁应泰朝着京城的方向举火自焚。

    听到袁应泰的话后,熊廷弼面色不改,微微一笑,转头看向前些日子又重归辽东的帝师孙承宗。

    "孙大人,有何教我?"

    孙承宗闻言,连道不敢。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知晓熊廷弼的厉害。

    在熊廷弼的治理下,辽东井井有条,军事方针也让他啧啧称奇。

    "诸位,蒙皇爷信赖,我辽东如今人强马壮。此战我大明,只可胜,不可败。"

    熊廷弼丹田提气,面露严肃,朝着城下的大军喊道。

    辽阳城下,是排列整齐,军纪严明的辽东大军。

    “愿为皇爷效死。”

    回应熊廷弼的,是辽阳城下辽东军士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一世,由于朱由校的重视,辽东方面没有出现拖欠军饷的情况,不但如此,手里有钱的熊廷弼在请示过朱由校之后,还将辽东军士的军饷提高了两倍,待遇比之京营亲军还要高。

    因此此时辽东军士的士气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后大军便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朝着各自要防守的区域开拔。

    看着城下的大军,熊廷弼微微一笑,只用身旁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小声嘀咕了一句:"只可惜我辽东铁骑不复存在,不然这一仗就要那老酋死在沈阳城下。"

    听到此话后,身旁的二人皆是微微颔首。

    他们的见识自然远非常人,一眼便瞧出了辽东大军如今的尴尬。

    如今辽东士卒大多数都为步兵,只有极少数骑兵。可这些辽东士卒虽然士气正旺,但毕竟缺少经验,在正面战场上还不是建奴八旗的对手。

    凭借着城墙之利,固守或许不成问题,但若是建奴撤走,辽东军士拿八旗骑兵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一旁的孙承宗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此战过后,我必亲自面请圣上。倘若我大明精锐铁骑尚在,哪容得那老酋放肆。"

    一旁的熊廷弼听了孙承宗的话,不动声色的眨了下眼睛。

    他身为辽东巡抚,手握十数万大军,身份是非常敏感的,虽然眼下有天子的支持,但若是草率上书请求朝廷增设骑兵,很难说会不会引起朝廷以及天子的猜忌。

    而孙承宗就不一样了,他毕竟是天子的老师,从情感上,天子对于他也是更信任一些,有些话若是由孙承宗去说,反而效果更好。

    "大来,如今粮草及火器如何了?"熊廷弼转头看向袁应泰,这个他最信任的副手。

    大来是袁应泰的字,听到熊廷弼问话,袁应泰连忙说道:"大人放心,粮草火器均已备好。"

    熊廷弼听后点了点头,朝着远方望去,那里是抚顺的方向。

    抚顺是明朝在辽东丢失的第一座城市,也一直是扎在熊廷弼心上的一根刺。

    "朝廷那边还没有将红夷大炮送来吗?"

    熊廷弼看着城下将士们手里拿着的火铳,突然想到了什么,朝着袁应泰问道。

    袁应泰听后,脸上闪过了一抹苦涩,"大人,还没有。"

    一旁的孙承宗听到此话后,也是一脸诧异:"还没有吗?早在年前,我便曾传书给皇爷,按理说不应该啊。"

    熊廷弼听着二人的话,面露一丝苦笑,不用想了。恐怕又是朝堂上的那些衮衮诸公们出手阻止了。

    "无妨,只要粮草充足,他们不给咱们添乱就可以了。说不得,即便是这些粮草恐怕也是看在孙大人的面子上。"

    说话间,熊廷弼带上了一丝揶揄。柯久的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