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工业狂潮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业主码头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业主码头

    时近冬月,盘山已经下过几场小雪。

    在市政府主楼二层一间办公室内,沈一鸣刚从外边回来,鞋底上的雪化成泥水,在水磨石的地面上留下印迹。

    外边的雪还在下。

    市府大院里的垂柳早就脱光了叶子,现在凝起了树挂。

    沈一鸣刚从市经委主任提拔为副市长,分管交通、道路、港口建设、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

    他刚从盘山港回来。

    上午组织进行了盘山港新建工程竣工验收会,省计委等有关单位组成的验收组,对盘山港基础设施建设和试生产期间取得的成果给与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同时,由旅大海关、交通部旅大海事局等单位组成了验收组,通过了盘山港二类口岸验收,标志着外贸货物可以经过盘山港运往世界各大港口。

    但是中午吃饭的时候,省计委的马副主任把沈一鸣拉到一边说:

    “小沈,大伙这次来就是走过场,给盘山挂挂牌子,鼓鼓士气。

    但是,你自己心里要有个数。

    盘山港虽然是新建港,但是起点低,出手也不高。

    现在的港口只有两个三千吨级泊位,年吞吐量只有50万吨。

    这个规模,在渤海这一圈,肯定吊车尾了。

    而且,我估计这个接卸能力应该是不够用的,也跟不上盘山发展的脚步。

    我认为,盘山应该围绕港口经济做文章,发展沿海经济。

    你要想办法大干快上,不断扩大吞吐能力,然后带动盘山市成为一个港口城市。”

    马副主任虽然称沈一鸣为小沈,但是年龄只大了一岁。

    据说有可能来盘山任一任市长,所以沈一鸣把马主任的话记在心上,中午吃完饭,下午没休息,而是回到办公室独自一人谋划港口未来的前景。

    他先是对着地图看了半天,然后在水磨石地面摩擦鞋底。

    在他心中一个远景规划渐渐成形:

    盘山港在辽河口的东侧,现在的港址就是辽河冲积出来的海滩,东边到田庄台、西边到二界沟,有近两百平方公里土地。

    这里地广人稀,地势平坦。

    南方有长三角、珠三角,这里不就是盘山市的三角区吗?

    如果可以的话,从港址这里向后延伸,划出一块土地,进一步建设港口的仓储区、集装箱转运区、工业加工区、商品保税区、生活服务区。

    未来,要把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填满,建成盘山新区。

    ..........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盘山港一期工程自1995年动工,干到现在,花了9200万。

    这笔钱,由市财政精打细算拿出了一千万的启动资金,再从银行先后贷了五千万,还有施工单位垫付的工程款。

    未来几年,银行的利息要还,施工款需要在三年内结清。

    50万吨的吞吐能力,每天只能接卸一船货,收取的停泊费、接卸费、港杂费,估计连银行利息都赚不出来。

    总之,现在的盘山港就是负债经营,如果市财政不给输血,港务局都得关门。

    还能去哪找钱?

    ..........

    沈一鸣从狂想回到现实,拧着眉头算计着出路。

    忽然,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打开机盖,这个号码竟然是:陈立东。

    对方说已经到了盘山,正在和市经委接洽,准备收购盘山市耐火材料厂。

    沈一鸣自接到电话起心里就起了波澜。

    对东华这几年的发展,沈一鸣非常关注,东华去年组建集团,盘山电机厂的大门也换了牌子,变成了东华重工机电有限公司盘山办事处。

    老盘山电机厂的厂址,在沈一鸣的关照下,早就调整规划,成为了商业和仓储用地。

    去年以来,东华在这里建设了宾馆,也保留了一部分仓库,各种电机、抽油机的备品备件都能从这里发货。

    而陈立东提到的耐火材料厂,已经停产了几年。

    沈一鸣主持经委工作的时候,就想把它卖掉,可是没人要,卖不掉。

    关键是耐火材料厂的位置有点偏,厂址紧邻着劳改农场。

    劳改农场主要任务是晒盐,还有一种副产品是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经过800到1000℃左右煅烧,就变成轻烧镁,再经过电弧炉熔融就能做成碱性耐火原料--电熔镁砂。

    电熔镁砂是耐火材料最重要的原料之一,用于制造各种镁砖、镁铝砖、补炉料等。

    不过,盘山市耐火材料厂工艺不成熟,产品杂质太高,生产了不到一年就被迫停产。

    所以,这个厂子实际上处于闲置荒废的状态。

    东华为什么要收购耐火材料厂呢?

    这些天,陈立东在考虑生产石墨电极的事情。

    经过与唐远祥聊天,让他了解到,石墨电极可以用天然石墨,但更多的是用石油焦为主要原料。

    石油焦经过煅烧、配料、混合、焙烧、石墨化、机加工,就变成了石墨电极。

    石油焦在蓟市的几家石油炼化企业很好找到,本打算将石墨电极的加工厂放到蓟市经开区。

    但是李太顺在吃饭时,跟陈立东提出,不如收购盘山耐火材料厂,转产石墨电极。

    李太顺这也是故乡情结,而且理论上他还是盘山耐火材料厂的技术科长,虽然只在那个厂子停留了几分钟。

    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李太顺的心思陈立东明白,哪里也是大姑和姑父的第二故乡,确实需要照顾照顾。

    陈立东查了查地图,找到了耐火材料厂的位置,发现这个位置沿海、靠河,似乎也不错。wap.

    再加上,东华重工机电公司有一批老员工,来自盘山,回乡创业,支撑一摊应该没问题。

    所以,就有了盘活耐火材料厂的意愿。

    在给陈一鸣打电话之前,陈立东已经提前两天到了盘山。

    这段时间陈树俭和孙镇远也在盘山。

    孙镇远的家已经从小洼农场搬到盘山,在盘山石油大街上买了房子。

    孙镇远和李爱国在外奔波,陈淑萍和孙春燕在家里留守,主要任务就时照看李爱国和孙春燕的两个孩子。

    孙镇远和陈淑萍的二女儿孙春梅已经从华北煤炭医学院毕业,在蓝市的煤医附属医院实习。

    陈立东来了之后,住到了办事处,看望了大姑、表姐。

    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发现陈树俭和孙镇远老哥俩有点神色不对,喝酒也不在状态。

    晚饭后,陈立东和父亲唠嗑,陈树俭把心中的郁结说了出来。

    原来,孙镇远和陈树俭在争论废钢铁和相关物资贸易运输的事情。

    陈树俭主张在旅大港设立一个分公司,建立货物中转站。

    而孙镇远有意安排在盘山。他是故土情结,陈树俭则更多考虑旅大港的接卸能力。

    陈立东听完后,说道:“我这次来,准备收购耐火材料厂。

    如果收购成功的话,就要考虑在这边布局相关产业,盘山市给与足够支持的话,我们就把中转站设在这里。”

    陈树俭还是犹豫,问道:“你想要啥支持?”

    陈立东说道:“业主码头。”滨海观潮的重生之工业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