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在线阅读 - 第11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

第11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

    短短几句话,孔十七的水平便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给朱七牛的感觉是,考虑周到,敢于进言,不像其他官员那样得过且过,推一下动一下。

    难怪能成为皇帝在潜邸的心腹。

    既如此,朱七牛也不介意多让他干点活儿。

    “城北重建本官会统筹全盘,画图的事儿也由本官来做,其余诸多杂务就烦劳孔大人带人去办了。在此之前,有一件要紧的事儿需要孔大人去找财部。”朱七牛道。

    孔十七道:“请朱大人吩咐,下官尽力办好。”

    “去财部贷款。”

    “贷款?”

    “当然,不然哪儿来的钱买京城其它地方的地皮?总不能让本官出钱吧?”

    “这……嘛,怕不是那么好贷的。”

    朱七牛不解了:“为什么不好贷?”

    “一来数额巨大,财部未必肯批,二来贷款需要有抵押,应天府衙门没有值钱的东西,三来……古往今来也没有这种做法啊。”

    “我听说大明各地陆续都开始重建试点了,他们都是怎么解决的?”

    “自然是给朝廷上书,请财部给地方拨款,再由地方上的财房清点数额,分批拨付。”

    朱七牛皱眉道:“这样未免麻烦吧,而且涉及到这么大的钱财数量,指定都得到皇帝面前商议一番,大明这么多地方,要是都开始重建,那得多少奏章,多少次议会!不得把皇帝给累……到啊?”

    孔十七稍微一想便能明白由地方官衙跟财部直接沟通的便利:“可是若不经过皇帝和朝廷的话,万一地方官儿多报数额,或是与财部沟通掏财部的钱怎么办?”

    “你这话说的,就算不这么做,难道就没人多报,没人沟通串联黑朝廷的钱?”

    “这……。”

    “再说了,那些御史言官是干啥吃的?当摆设吗?”

    “这……。”

    朱七牛想了想:“这样吧,你先去跟财部尚书周大人沟通一下,问问他的意思,如果可以的话,咱们三个一起上书,请开财部地方班房与地方府衙贷款通道。”

    孔十七还是有些担忧:“怕是不行啊,地方府衙也好,县衙也好,都有七房。这七个班房虽然归七部管,但现官却是知府知县,若是让地方府衙直接跟财部地方班房接洽,那不就是相当于直接让知县知府随意调动银两吗?”

    “那就把财部独立出去,自成一派,不归主官管辖,或者让上一级官员来批款,再让财部和都察院派人去监察,必须三方同意,才能放款。”

    孔十七仔细想了好一会儿。

    然后他就被朱七牛说服了,径直找周光去了。

    周光为官多年,办事一向雷厉风行,六亲不认,听完孔十七的转述,他也觉得这事儿靠谱,当场写下奏章交给孔十七,让孔十七到时候派人一起交给皇帝。

    孔十七带着周光的奏章回到府衙,朱七牛一看周光的奏章,选择了一个十分省事的法子——直接照抄,略作修改。

    于是乎,朱七牛的奏章也很快写好了,看的孔十七一愣一愣的。

    咋感觉朱大人似乎是剽窃的老手?

    朱七牛写好奏章,又让孔十七在末尾署了名。

    两份奏章随即被孔十七派人送去了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检查过三人的奏章,不敢怠慢,由通政使亲自拿着送去了皇帝那里。

    朱标看过后,也感觉每次都由朝廷开议会再拨款太过麻烦,不如让地方官衙与财房直接接洽。

    而且财部贷款事务开始后,一直都是些小打小闹的贷款,压根就没有大项,收入方面自然也就不咋样,都不够给财部各级官员开俸禄的。若是让财部房贷跟官衙贷款连上,那收入可就可观了。

    最要紧的是,这样能创造额外收入,制造额外任职机会,相当于把蛋糕做大了,可以让大明官员及百姓再富一些。

    朱标当即召集高官开了一场午朝,专门讨论此事。

    听完朱七牛的口述,众官员都觉得此事大有可为,几乎没人反对。

    接下来便是商量监察办法了。

    在朱七牛提出的上一级三部门共同管辖、监察下一级衙门的贷款事宜的基础上,老辣的其他官员们又提出了季度审核、年度审核、不定期不定人随机抽查、不定期不定人秘密暗查等四项错失,可以说是严防死守了。

    就这样,大明律上又添加了一大堆条陈,大明官场也又多了一大堆规矩和禁区。

    转过天,朱七牛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应天府衙门的公信力为抵押,向财部直接贷款了一千万两银子。

    财部当然没这么多钱,但他们能造啊。

    昨日回去之后,周光便催着宝钞提举司加紧印发宝钞,还都是大面额,一张顶一千两用的那种。

    饶是如此,带队去取钱的孔十七也才带回一百多万两宝钞和几万两银子,其它的还在赶制当中。

    如此多银子若是一口气用出去,京城怕是立刻就要通货膨胀。

    朱七牛作为个中老手,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直接派人分批次去京城附近的州府采买了各种粮食、豆制品、干菜、木头、石头等备用,每个地方花的宝钞量都不算多,刚好够当地消化。

    有了这些源源不断送来的东西,京城也不至于陷入钱多物少的地步,物价自然也就不会有较大波动。

    而京城周边呢,为了多挣点钱,百姓们各种忙碌,上山的上山,种田的种田,都干劲儿老足了,根本就不带有闲得无聊的时候。

    朱七牛都可以预料到了,今年京城及周边的各种税收必然会增长一大截。因为百姓挣钱的热情高涨,交易量增多了许多。

    听说有的地方的老百姓为了多挣点钱,把一些过去看不上的偏远地区的犄角旮旯里的荒地都给挖出来了。

    确认京城物价可以长期稳定,朱七牛开始带着大家收购百姓的地皮、房屋,大把的花钱。

    这种事他都是轻车熟路了,府衙中许多当初参与进去的衙役们也都很熟悉,做起来毫无压力。

    京城其它三地的百姓早就都盼着这天了,个中流程也早就打听的清清楚楚,又见到主办的人是当初重建城北的忠义伯朱秉文,信心老强老强了,都不用官府派人上门,自己就排队拿着地契房契过来登记领钱领新契约了,直接导致办公速度……空前快速。封侯书生的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