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找到你了,永乐大典!
书迷正在阅读:超凡都市2035、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胖虎想要悠闲生活、穿成农家崽,手握空间带全家逃荒、惊!嫡小姐搬空整个京城去流放、穿书后拐个反派王爷去种田、高中生的纯爱生活、欲世淫游录、燕华情事同人(老王番外)、为什么日本女高中生都要倒贴我
“......” 地面上。 听到徐云说出的一番话。 姜成谷、潘院士、翁同、黄雨婷、童怀军、张子昂....... 这些原本在一旁或发表过意见、或默不作声但却听得很认真的专家学者们,顿时齐齐一愕。 过了片刻。 姜成谷骤然感觉耳根处传来了一股莫名的热感。 紧接着。 砰砰砰—— 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脏起搏声——这是颅内血液流动加速的信号。 姜成谷下意识的看了眼手上的检测手环,发现屏幕上显示的实时心跳已经达到了...... 129。 不过姜成谷却丝毫没有在意这个情况,只见他飞快的吞了口唾沫,认真的对徐云问道: “徐博士,你确定看清楚了吗?” “九殿地宫的下方....真的还有另一层地宫?而且还没有积水?” 虽然姜成谷此时的情绪极其激动,但依旧保持了最基础的清醒。 他的语气虽然急促且严肃,但语调却不高,并没有失态到大呼小叫。 声音的交流范围依旧被保持在了周围数米之内。 唰—— 同时随着姜成谷这几个问题的抛出,其余众人的目光也集中到了徐云身上,等待着徐云的确认。 迎着众人的视线,徐云很利索的再点了点头: “没错,姜处长,根据重力梯度仪的探测结果显示,九殿下方确实存在着另一层地宫。” “这個探测结果的置信度很高,不是常见概念里那种‘疑似’‘可能’的无把握推测,而是堪称实锤的定论。” “至于积水情况的判定.....姜处长,这可是属于重力遥感测绘领域最基础的范畴。” “别说重力梯度仪了,普通的微重力遥感设备都不可能出错。” 徐云的语气很坚定。 这与他一贯以来的苟逼...咳咳,保守风格有些相悖。 毕竟眼下他们所交流的内容,可不允许他藏拙。 况且积水情况判定这个概念,可是重力遥感测绘的基本盘来着。 众所周知。 地表上的重力变化基本上由物质迁移造成,而地球上短时间尺度里面变化最大的变量就是水。 所以水的遥感测绘堪称测绘领域的万恶之源,就跟起点的断章一样,属于入行必学的知识。 因此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上对水类的重力探测技术就已经非常成熟了。 当然了。 上头那句话指的是常态区域。 像北美一些地方靠近北极,所以它们的质量变化是以一个叫GIA....也就是冰后回弹的模型进行测量的,属于非常态情况。 在2003年和2009年的时候,国家曾经对永陵进行过两轮微重力遥感探测。 那两轮的探测结果都不算理想,无法探测出永陵内部存在哪些重要的文物,只确定了两个情况。 一是永陵与当初的定陵一样,内部都是类‘甲’字型构造,地宫一共有九间配殿。 二便是永陵内部积水程度极其严重。 在当初那种技术水平下尚且都能探测出永陵内部的积水情况,遑论如今重力梯度仪的探测能力了。 随后一旁的潘院士从徐云手中接过探测结果看了一会儿,又翻了几页,目光忽然一凝: “唔?这是.....” 姜成谷见状顿时心口一紧: “潘院士,怎么了吗?” “哦,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些其他事儿罢了。” 潘院士这才回过神,他飞快的扫了眼徐云,一边把报告递还回去一边说道: “姜处长,总之小徐说的没错,九殿下方确实还有一层地宫。” “下层地宫的面积大概在50平方米左右,相当于左右配殿的20%,并且确实没有任何积水反馈。” “......” 虽然对潘院士短暂的表情异常有些费解。 但姜成谷还是迅速将注意力收回,放到了现在他们所讨论的事儿上。 眼见潘院士师徒俩都如此笃定下层地宫的存在。 姜成谷心跳非但没有下降到正常值,而是飞快的又拔高了一大截: “那么徐博士,这层全新地宫的内部....有什么物件存在吗?” 说这话的时候。 姜成谷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徐云,生怕听到否定或者‘探测不出来’的答复。 不过徐云这次显得很给力,只见他很快又点了点头: “有,根据报告显示,下层地宫之内存放有大量封闭的箱子,占据了墓室面积的80%左右。” “这些箱子的外表有明显的金属梯度差,而箱子内部.....则检测出了大量堆叠式的、类似书册的阴影,主要梯度数值判定是......” “树浆有机物。” 轰—— 徐云的这句话犹如落在了霓虹的小男孩蘑菇弹,在众人心中轰然炸响。 现场顿时如同爆炸后的广岛一般,变得落针可闻。 甚至...... 比之前听到有底层地宫时更加寂静。 除了已经看到梯度检测报告的潘院士外,所有人都仿佛变成了一座雕塑。 咻~~~~ 恰好此时。 远处吹来了一阵略微强力的风。 每个人的发丝顿时迎风舞动,负责网络安全的马工程师的假发甚至都被吹到了一旁。 但所有人依旧像是麦田中迎风插立的稻草人,在风中一动不动。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过了片刻。 翁同转了几下眼睛,率先回过了神。 只见他猛然向前大踏一步,双手重重搭在了徐云的肩头,语气甚至带着一丝颤抖: “小徐....你说的箱子和书册分别多大,数量又有多少?快告诉我!” 翁同不算高大身躯此时爆发出了很惊人的力量,以至于徐云的肩膀都被抓的有点儿痛。 不过徐云却并没有在意这个感觉,而是迅速把报告翻到了下一页。 与第一页的内容不同。 第一页的报告中包含了积水和地宫规模的相关信息,算是开头的综述。 所以徐云不怎么需要对照就能汇报出相关情况。 但新一页就不太一样了。 这一页上包含有大量的梯度数据,因此即便是徐云也必须要借助边上的数据库来进行分析才行。 “0.0006T对标的应该是1.2m.....” “△4.65....那就是52厘米左右.....” “右标字符5T-3,哦,找到了....30厘米。” 过了好一会儿。 徐云方才从操作台边抬起了头。 此时此刻连徐云本人都没有察觉,他拿着数据报告的双手正微微有些颤抖。 随后他看了眼迫不及待的翁同,深吸一口气,说道: “翁伯....翁教授,根据我们的数据对照,最终对底层地宫的内部情况如下.....” “地宫内拥有金属梯度反馈的箱子总数18个,规格均为1.5x2x1,单位为米。” “其中部分箱子为堆叠状态...也就是一个箱子上放着另一个箱子。” “每个箱子内部存有长50厘米、宽30厘米,厚度3厘米的树浆有机物,基本可以判定是在箱子内部呈竖直样式摆放的书籍。” 话音刚落。 一旁的翁同便从桌上拿起纸笔,独自计算了起来。 虽然翁同是个实打实的文科生,但在此时此刻,他却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数学素养: “1.5x2x1,一个箱子的体积就是3立方米...嗯,3立方米没错。” “一本书的体积是0.5x0.3x0.03是0.0045立方米,那么一个箱子可以存放667...不对,这不能用四舍五入,应该是可以存放666本书籍。” “如果这些书是用绳子绑缚或者书架架着的话,那么数量要再少点....用一个箱子装650本来算好了。” “650x18就是......” 算到这里。 翁同的笔尖顿时一用力,将演算的稿纸戳破了一个洞。 不过他却浑然没有在意一般,迅速在另一个空白处写下了演算的答案: 11700。 随后翁同缓缓抬起头,看着自己的老搭档童怀军,喃喃着问道: “老童,永乐大典的规格是多少来着?” 童怀军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永乐大典完书于永乐六年,一共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据《尚书补传》以及现存的少数永乐副本统计,《永乐大典》正本规模宏大,单册......” “高50.3厘米,宽30厘米,厚度约在2-3厘米之间。” 不得不说。 兼任金陵博物馆讲解员的童怀军,说话的声音确实很有磁性与韵味。 如同一坛老酒般绵长而又回甘,一时间众人竟有些出神。 不过很快。 这股意境便被黄雨婷给打破了: “所以说....翁教授,童教授,地宫下的那些箱子里,装着的就是《永乐大典》?” 童怀军闻言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 “没错,多半就是《永......” 结果童怀军的话还没说完,便被翁同给飞快的打断了: “不是,肯定不是!” 童怀军转过头,一脸茫然的盯着翁同: “?????” 此时童怀军的表情,颇有些类似当年安天旭老师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上,因为主办方放错曲子而诞生的表情包。 徐云和姜成谷等人也为之一愣。 这啥情况? 按照徐云所公布出来的数据,地宫里的那些书几乎可以肯定就是《永乐大典》——这还是翁同自己算出来的。 结果怎么这会儿他倒开始否定起来了? 随后在众人的目光下,翁同继续一反常态的说道: “书册的数量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个人认为箱子里的东西应该是嘉靖陪葬的空白页或者其他书籍,总之绝不可能是《永乐大典》。” “如果《永乐大典》真的存在于九殿下的地宫,我当场就去把还在蓉城的那把斧头给吃掉!” 众人: “.......” 徐云也张了张嘴,想说一声功利奶不可取。 但在看到翁同紧绷着的脸部肌肉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过去的这两天时间里,徐云和翁同也接触过几次。 配合翁瑜婧此前的介绍,他对于这位翁瑜婧口中的老翁同志,也算有了个大致印象。 实话实说。 翁同与徐云认知中的上一辈形象几乎无二。 性格稳重、不苟言笑,看小说只靠听书,注重效率从不扯淡..... 可就是这么一位刻板的大叔。 为了保证《永乐大典》能够顺利现世,甚至‘卑微’到主动插起了反向flag。 或许对于翁同个人而言。 《永乐大典》有着某些必须要顺利出土的理由吧...... 因此包括徐云和陆朝阳等人在内,现场破天荒的没有人去捅破翁同的这杆旗。 接着过了一会儿。 一直没怎么发声的陆朝阳忽然举起了手,对徐云问道: “话说小徐,我有个问题一直没想通,不知道方不方便现在问问?” 徐云转过头看着他,爽快道: “啥问题?陆教授你直说就行了。” 陆朝阳想了想,用食指朝地下指了两下: “小徐,我先问你,九殿地宫和下层地宫隔了大概多厚的土层?” 徐云扫了眼报告,很快报出了一个数值: “下层地宫的顶部到九殿地宫底部的土层厚度,大概是6米左右。” “六米...也就是差不多两层楼对吧?” 陆朝阳在空气中比划了一个高度,又问道: “这个土层厚度对于地宫的地深而言只能说中规中矩,那么为什么在九殿地宫排水系统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下层地宫反而没有积水呢?” “这厚度且不说雨水洪涝吧,几百年的时间光是上层的积水渗透,估摸着也该渗进去了。” 听到陆朝阳的这个问题。 姜成谷与黄雨婷等人也轻轻点了点头。 陆朝阳的这番话,恰好也是他们心中的疑虑。 早先曾经介绍过。 对于皇陵这种建筑来说,地宫积水是极其常见的情况。 可以说就没有几个皇陵地宫不积水的。 但积水这种事儿也分严重度,不同皇陵的积水程度是不同的。 比如有的是十几厘米。 有的是半米。 有的一两米等等。 其中永陵就属于最严重的那种——目前国内遥感测绘的皇陵大概有三十多座,没有一座的积水程度超过了永陵。 换而言之。 永陵的排水系统已经完全报废,这种情况下九殿下方六米的下层地宫内,怎么可能会没有积水呢? 待陆朝阳说完后。 张子昂这位工程大佬也轻咳一声,给出了数据上的看法: “小徐,其实我刚才也想问来着的,你所说的底层地宫没有积水确实有点奇怪。” “因为根据我们此前采集到的土样,永陵的土壤属于饱和软弱土层,孔隙比在1.3左右,不排水抗剪程度22.45KPa。” “这是标准的第四纪后期形成的泻湖相土壤,与定陵那边的几乎无二。” “我按照定陵的数据简单算了算,照理来说九殿下方14米的范围内应该都是渗水区,6米这个区间内最少要积水1/3甚至1/2的地宫容积才对......” 看着一脸疑问的众人,徐云下意识与潘院士对视了一眼。 片刻过后。 二人的脸上忽然极有默契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后潘院士深吸一口气,环视众人一圈,说道: “没错,如果单纯是按土壤情况来看,九殿之下的地宫中确实应该存在不少积水。” “但问题是......小徐他之前有说过那间地宫的外壁....就是普通的常规土层吗?” 众人顿时一愣。 接着姜成谷率先反应了过来,心中隐隐冒出了一个猜测: “潘院士,您的意思是......” 潘院士没有接他的话,而是继续说道: “其实除了小陆所说的积水之外,底层地宫还有一个标准逻辑难以解释的地方,那就是它不符合礼制。” “华夏古代的皇陵在布局上都要遵守固定的章程,比如说选址,比如说朝向,又比如说地宫的布局。” “九间墓室的布局是明朝的标准礼制,即便嘉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五年,他也很难打破这种规矩——所以很多人宁愿认为《永乐大典》存放于左配殿,也不相信嘉靖会再挖一个下层地宫。” 听闻此言。 饶是对于积水问题依旧心有不解,翁同和童怀军两位考古专家还是点了点头。 这话算是说道他们的心坎里儿去了。 早先曾经提及过。 在相信《永乐大典》存在于永陵的群体内部,可以分成三个派别。 分别是认为永陵在左配殿的降临派。 认为嘉靖在地宫同层开了个密室单独存放《永乐大典》的拯救派。 以及嘉靖在地宫下方又挖了个第二层、用以安置《永乐大典》的幸存派。 其中幸存派不赞同拯救派的原因,就是地宫同层再开密室有违礼制,朝野必然强烈反对。 但实际上。 幸存派的观点,同样有些不符合明朝的皇陵规则。 因为理论上来说,帝棺所在的区域通向的便是‘地极’。 你在地极下方再挖个密室怎么着都有点膈应人吧? 只是明朝的礼制并没有明确禁止这种行为,所以幸存派相对拯救派来说更容易接受一点——但也仅仅是一点罢了。 很多人秉持幸存派的原因,其实不是因为真的信了它。 而是因为拯救派可能性几乎为零,同时降临派认为的左配殿必然早就被积水淹没了,《永乐大典》即便放在里头此时也早已和凢凢一样糊的一塌糊涂。 所以很多人出于美好期许的角度,才选择了幸存派。 可眼下的这个发现却验证了幸存派的观点,对于翁同和童怀军这样的专业人士而言,你说他们没点质疑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只是此前他们的心思全部都放在了底层地宫里是否存在《永乐大典》的探究上,对于地宫存在于下层的这个事实,也就抱着存在即合理的想法暂时搁置到了一边。 但现如今听潘院士这么一说..... 这确实有些奇怪。 积水、礼制。 这两个逻辑问题同时出现,这就不是用巧合能够解释的过去的了。 随后看着一脸茫然的众人,潘院士也不卖关子了: “诸位,我刚才看到了报告结果,所以厚颜站在上帝视角说一句比较指点江山的话,那就是......” “你们的思维其实陷入了一个误区。” 姜成谷顿时一愣: “误区?” “没错。” 徐云点了点头,从潘院士那儿接过了话头: “在大家的认知里,所谓的地宫,指的应该是地底下被挖出来的一个空间,就相当于咱们现代建筑里的地下室,对吧?” “但诸位有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呢....” “那就是位于地下深处的不一定是掏出来的地下室,也可能是被‘埋’进去的盒子?” “......” 听闻此言。 众人的脸上齐齐露出了一个问号: “?” 不过很快。 翁同便率先反应了过来,眼睛瞪得滚圆: “等等,小徐,你的意思是.....那个下层地宫,实际上是一个被埋在底下的巨大盒子?” “也就是书籍封装在箱子里,箱子的外部还有一层壳?” “宾果!” 徐云朝翁同竖起了一根大拇指,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盒子’与‘地下室’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地下室有前往地面的走道,但埋在地下的盒子却没有。” “而根据重力梯度仪的检测,底层地宫与九殿地宫以及地面之间,也不存在任何连接的通道。” “也就是说嘉靖是先掏出了一个巨大的土坑,把那个‘盒子’塞到了地下,然后再在上方修建的九殿地宫。” “如此一来,也就不存在所谓破坏布局的问题了,嘉靖这天赋点果然点歪了......” 姜成谷and众人: “????” 妈耶? 这tmd也行? 不过仔细想想..... 好像还真说得通? 所谓破坏礼制破坏布局,指的是‘建筑’方面的事儿。 但如果只是在自己的棺材下方塞个‘盒子’,同时又不修建通道...... 那么这就和建筑无关了。 就像现实里的宅基地。 出于风水啥的原因不能建地下室,但你在宅地基地下埋瓶酒总没问题吧? 按照上层地宫近千平米的占地面积对比,下层地宫就相当于你在自家地下埋了台冰箱。 行为上奇葩,但规矩上还真没啥问题。 以嘉靖的独特属性以及对《永乐大典》的狂热程度来说,似乎还真做得出来这种事儿。 接着很快。 翁同又意识到了一件事: 既然是盒子,那么就肯定要有六个封闭的面。 加之徐云所说的阻隔积水,那么这些‘面’的可选材质也就不多了——毕竟挡了四百多年呢。 按照徐云此前所提及的信息。 下层地宫的面积大概是五十多平米,那些装有书籍的箱子不少呈堆叠状。 那么‘盒子’的高度姑且按照3米来算吧。 假设它是个底部7X7的长方体,那么六个面需要的材料总面积就是..... 7x7x2 7x3x4...... 182平方米。 想到这里。 翁同不由对徐云问道: “小徐,那个盒子的外壁是什么材质组成的?” “铜?还是纯金?” 徐云看了他一眼: “外层是铜。” “果然是铜吗.....” 翁同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这个答案倒是不出他意外。 底层地宫六个面的总面积大概180多平米,体积则是50x3,也就是150立方米。 以嘉靖在位时的大明国力,凑到这种规格的铜并不困难。 实际上。 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中,有很多巨型的纯铜建筑存在,比如最有名的四大铜殿。 四大铜殿因其工艺高超、价值高昂而又金碧辉煌,历来被誉为四大金殿。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位于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顶端的武当山金殿,又称武当山金顶。 武当山金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也就是1416年,是四大金殿最早的一座。 内供真武大帝像,重约400吨,全铜铸造、鎏金工艺,历经600余年仍然瑰丽无比。 还有最重的五台山铜殿。 位于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的大显通寺,为重檐歇山顶式传统建筑结构,全重达500吨,是我国现存最重的铜殿。 五台山铜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也就是1608年,比嘉靖的时代还要更晚一些,从里到外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五台山铜殿宽4.7米,深4.5米,高8.3米,总体积175立方米左右。 最大的铜殿则是鸣凤山铜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总体积257立方米。 所以以嘉靖的能力来说,锻造出这么一座铜殿用于封存《永乐大典》,可行性方面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同时全封闭铜殿...或者说铜盒子的隔水能力自不必多说,考古史上多的是保存在密封铜盒里没被腐蚀的文物例子。 想到这里。 翁同不由缓缓呼出一口气: “不亏是嘉靖,这手笔可是真大.......” 然而他的感慨还没抒发完。 耳边便再次响起了徐云的声音: “翁教授,除了外部的铜层,下层地宫的内部还包裹着一层材料用于加固防水效果。” “内层还有?” 翁同眨了眨眼,不过很快便也释然了: “这倒也正常,我们在很多遗迹中也发现过类似的情况,金属外壳的内部往往会附着其他一些材料,比如说镀金之类的。” “小徐,地宫铜外壳的内部材料是什么?” 徐云抬头看了他一眼: “金丝楠木。” ........... 注: 看到评论区有同学提到常温超导,这里简单聊聊我的看法哈。 首先这个技术虽然挂着常温,但实际上需要高压才能完成,压强是10kbar——注意是kbar,也就是1万个大气压,而不是10kPa。 也就是常温常压超导目前依旧遥遥无期,而且这个技术路径和可控核聚变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此外这个发布者是Dias,搞出过很多次有争议的事情,很多人在说他被撤过论文,但实际上最大的黑历史是金属氢——对,金属氢那事儿就是他整出来的,到现在都是一个笑料。 最后说个小技巧,当你看到某个科技成果是在被一堆金融博主狂吹的时候,就要做好这个消息失真的准备了。 五天码了4.7万字,求月票!!!!新手钓鱼人的走进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