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节 接班人
书迷正在阅读:古暖暖江尘御、校花的贴身高手、总裁,夫人又带娃跑了!、六零空间:嫁科研大佬后我被娇养了、快穿女配她点满了金手指、神医丑妃:腹黑王爷别太撩、带崽逃荒:神医前夫大佬妻、把我踹了的学霸非要破镜重圆、叶揽希赫司尧、卫颜冷夜霆
廷尉官署的一纸告示,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思想界和学术界,很多人甚至连给天子立法的事情也丢到一边,兴奋无比的关注甚至参与到其中! 没办法! 廷尉,自永始以后,就独立于汉家三公九卿之外。 乃是和军队一样,不受宣室殿执政议政大会束缚的官署,只接受丞相府指导的机构! 权力大的不得了! 按照当年约定,廷尉拥有制定、修改和否决法令的权力。 而前年,那廷尉左右师创立,又获得了释法博士审议并解释法律条款的权力。 而且在同时,左右师的释法博士还掌握着裁决州郡地方所不决的疑难案件的权力,是如今大汉帝国最高审判机构。 拥有终审权! 傻子都知道,若能在其中占一个位置,对自家的好处到底有多大? 只是从前,丞相拒绝任命除法家外的其他学派学者出任释法博士。 所以,儒、墨、黄老只能干瞪眼。 现在,既然丞相放开了限制。 于是,就连自诩君子的儒家学者,也顾不得什么君子风度了,立刻就开始跳出来刷存在感。 思想界的大乱斗,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 斗了个满地鸡毛。 法家虽然竭尽一切的阻止自家的地盘被人夺走,却终究不能如愿。 永始十年,五月初三,张越以丞相府的名义签发任命命令。 授予黄老博士王甫廷尉左师释法博士的头衔。 顿时,法家哀鸿遍野。 而黄老学派大受鼓舞,儒家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虎口夺食。 不过,随即,张越又再次签发任命命令,接受廷尉隽不疑的推荐,任命南阳人邓恢、荥阳人安永等三人为释法博士。 而这三人,悉为法家出身。 父辈或者自己,都长期担任过地方州郡的刑狱官。 这才让法家得以喘上一口气。 但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其实只是一次三年的喘息期而已。 因为按照制度,每一任释法博士的任期只有五年,且不许连任。 而自永始八年廷尉建立左右师,解释律法,裁决刑狱后,左右师的释法博士就一直没有满员。 直到现在,才终于凑齐了各自九员释法博士的名额。 而第一批任命的释法博士,如今任期都已经差不多两年了。 换而言之,三年后他们就要下来。 而和这几位初代释法博士上任时不一样的是,等他们退下来,黄老、儒家、墨家,恐怕都已经虎视眈眈,觊觎不已了。 毕竟,傻子都知道,释法博士的重要性与关键性! 解释法律! 那不就是一个趁机向天下人掺私货的机会吗? 更不提,裁决案件,乃是最好的阐述自家道理的场合! 故而,风暴只是暂时停息。 但在私底下,更大的暗流,悄然涌动。 不过,思想界和学术界的风暴,从来没有波及到现实正坛。 所以,执政会议,依然是有条不紊的召开着。 每五天一次,讨论和商议条款。 同时,天下州郡的列侯、两千石们,也陆陆续续的在这段时间,或亲自进京,或派了代表进京,参与商议。 只不过,大多数人,只有列席旁听执政会议的资格。 想要提意见,那就只能私底下去找执政汇报。 再经由某位执政同意,引荐到张越面前,他才有发言的机会。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张越不会傻到,在现在这么一个时候,就让其他人有权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 更不会轻易的将权力下放给外人。 所谓执政大夫,现在都只是一个假象,何况其他呢? 于是,在外界特别是地方上的百姓和士子眼中,长安城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三王五帝之后就绝迹天下的诽谤之木。 许多老学究,都兴奋的和自己的门徒弟子介绍起来。 这诽谤之木啊,就是尧舜两位先王的华表啊。 上古时,先王立诽谤之木,让百姓可以自由的在其上书写自己的困难、问题和对治理天下的看法。 圣王乘着法驾,巡游天下,遇到有华表的地方就停下来,仔细审读上面的文字。 对百姓的问题和麻烦,当场解决。 所以,先王们是真正的民主啊! 这民主一词,是现在汉室天下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热词。 不拘儒法黄老墨,乃至官员贵族都在用。 时髦的紧,当然,解释也各有不同。 大率在儒生看来,这民主就是尚书里说的: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其实就是万民之主的意思。 只不过,如今因为张越的影响,解释和释义,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 因为,如今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 所谓上帝、上苍,乃是百姓的诉求和集群化身。 所以这民主一词,儒家各派,大体都是解释成‘天子之所以是天下王,万民主,是因为天下和万民,需要天子来保护百姓、治理天下,谐和阴阳,梳理五行,而丞相有监于君,防止天子做出伤害百姓与天下的行为’。 所以所谓民主,被儒家解释为一种制衡。 皇权与丞相,互相平衡,互不干涉。 皇帝垂拱而治,丞相与执政大夫们协理万邦,梳理阴阳五行,广泛采纳天下万民的意见就是民主。 反之,就是独夫民贼,人人得而诛之! 到了法家和黄老、墨家那边,解释又有些不同。 譬如,黄老学者,大体会加上一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法家则以为,这民主须得用制度来规范,至于墨家则表示,这民主不能不包括鬼神先祖之灵的参与。 反正,民主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于是,在很多地方看来,这长安的丞相和执政们,真真是周公在世,伊尹附体,傅说重生。 天子有福啦! 可惜,如今的天子真真是不识好歹。 丞相这样的贤能圣人的话也不听,居然听信一群小人奸贼,差点坏了天下的大好局面。 难怪当年,伊尹他老人家要放太甲于桐宫了! 这等忤逆之君,确实需要好好教育! 总之,年轻的学子们,飘飘自然,都深深的感觉,自己真是遇到了一个好时候! 参政议政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 许多人甚至开始向长安的丞相府写信,提出自己的意见。 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丞相居然给他们回信了! 从五月份开始,从长安向东,及至交趾、日南、朝鲜、扶桑,向北到鲜虞、归宁,向西到英县、大宛。 一个个年轻人,都陆陆续续的收到了一封由地方官亲自送到手中,来自丞相府,加盖了丞相印玺的书信。 信中,大汉丞相对汉家士子,大加赞许,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为天下、为汉室读书。 更提出了一个让这些人热泪盈眶的概念:天下是吾等的,也是诸君的,但归根结底,是诸君的! 君等,乃是黎明晨曦时,冉冉升起的朝阳。 终将,升至日中,照耀天下,温暖四海。 而吾等,也终将日暮西山,将天下交托于君等之手。 此先王谓之:薪火相传,而乡中三老称之:延绵不绝是也。 于是,便创造了一个新的热词:接班人。 一时间,收到回信的年轻人,激动万分,拿着信件到处奔走相告。 告诉他们的父兄、师长、乡邻:看看,丞相给我回信了,丞相还说,这天下未来肯定要交托到我这样的年轻俊杰手里,从他手中接过振兴天下,匡扶社稷的旗帜。 由之,数不清的年轻人,都开始有了接班天下,继承丞相之志的念头和想法。 于是,当年,武苑报考人数激增! 可惜的是,这些年轻人中的绝大部分,准确的说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最终都未能接班,进入长安,晋升执政。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