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撒钱

第一百一十三章 撒钱

    要说在处理现金的这件事上,洪衍武还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为难。

    他苦恼的是,以现在这种社会消费水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能到哪儿去把十一万块钱花出去,既能做到稳固保值,还不引人瞩目呢?

    收黄花梨和紫檀木家具?

    看上去挺靠谱。

    他压根不用学那个什么“紫檀大王”,弄什么“运动遗产”,因为信托商店里现成的“运动遗产”就有不少。

    可那些器物占地儿可不小,他买回来往哪儿搁啊?买个几张桌子、条案,还不够捣乱的呢。

    买古董瓷器?

    那玩意倒是占地儿小点儿,可更不靠谱。

    因为这年头文物商店的政策,对民间只收不卖。销售的相关规定是,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以后的文物除了出口换汇以外,只对机关单位内销。

    要是偷着买呢,当时可没有古玩市场。他要囤货就得去“晓市”。可那儿的规模太小,交易中的猫腻也大。

    何况他要是大手笔把大批量的坛坛罐罐都抱回家来,那可有多么招眼呢。

    能不让邻居们生疑吗?父母过问他也没法交待啊。

    所以不得不说,对他而言,赚钱速度太快也是一种痛苦。.ZWwx.ORG

    但活人毕竟不会让尿逼死,洪衍武的脑子也不是浆糊做的。

    鬼精鬼精的他,逛了几天大街,就发现了一个一直被他自己忽略的好门道。

    那就是去买印石和字画。

    这些东西在当时可不受销售政策限制,有钱就能买。而且不光物件儿小,好保存。论升值潜力,也一点不亚于邮票,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据他所知,大龙票日后的价格,不外乎十几万二十几万上下。

    最高的拍卖纪录也就是在嘉德2008春季拍卖会中,三枚全,中上品的大龙票以五千多万元成交。

    可相较而言,同一时期,名家字画过亿,一克田黄石按十万元计算成交的情况,却更是普遍得多。

    孰优孰劣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他也清楚,玩儿这些东西的门槛可比邮票高出不少。不但要有钱,还得懂行。对藏家文化素质的要求远比其他收藏品种更高。

    实话实说,以他有限的文化水平,自己都觉着并不具备涉足此道的条件。

    但他毕竟知道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的鼎鼎大名。

    也知道鸡血石、田黄石、芙蓉石号称“印石三宝”,全是价值连城的稀缺性珍品。

    更架不住这年头没有假货啊。

    而且这些东西的价值高低与国运也是联系在一起的,那简直是便宜到家了。

    具体来说,他逛了趟“荣宝斋”南纸店。

    就发现齐白石的画作,标价才三十五元一平尺。徐悲鸿、张大千都是二十五元,李可染是十五元,王雪涛十二元,陆俨少才八块。刘炳森最惨,居然才八毛。

    而在“萃文阁”刻字门市部里,“印石三宝”居然随处可见六十克以上六面平章大料,(平章损耗克重,这是一种如今难以想象的奢侈),价格也全都跌于谷底。

    虽然与当年的人民币金价每克九块七相比。田黄石每克标价十元,鸡血石每克八元,芙蓉石每克九元,看似是“一克石料一克金”,不算低了。

    但要和如今所谓的“极品田黄成国粹,易金百倍古今扬”、“高山石系田黄贵,贵逾黄金数十翻”的情况再一比较,那简直就是个天大笑话了。绝对是个低得不能再低的白菜价儿。

    于是乎,面对这个被他差点错过的巨大的宝库,那就可劲儿招呼吧。

    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洪衍武带着陈力泉跑遍了厂甸儿的五家文物商店门市部和“荣宝斋”,还有王府井的“和平画店”和工艺美术大厦。毫不吝惜地把钱撒了出去。

    以至于后来,他花秃噜了手,连要去滨城的钱都没了。最后,还不得不临时去银行里取出来五千块钱,充作了路费。

    至于具体收获,洪衍武在字画上只对听过名字的大家作品出手,大约花掉了近三万元。

    一共买到了九幅齐白石,二十一幅徐悲鸿,十五幅张大千。

    同时,还有吴作人、李可染、王雪涛、傅抱石、潘天寿、程十发、关山月这些人的作品共计百余幅。而所有这些画作,其中又有一大半是八尺以上的大幅作品。

    剩下的七万多元钱,则都用于买了平章大料的印石。

    而且主要花在了六十三块有“印石皇帝”之称的田黄石,和八十一块有“印石皇后”之称的鸡血石上。

    至于芙蓉石,因为洪衍武完全不懂,他就只挑颜色剔透漂亮的买了十余块。聊做玩物罢了。

    就这样,洪衍武的十一万块钱花了个净光净,都变成了这些东西,被他专门存在了新买的三个樟木大箱子里。

    处理完这件事后,他不但心里踏实了,觉着不用再为今后现金的去处发愁了。甚至还颇有点志得意满,自觉已成收藏大家的得瑟。

    这还真不能怪他,因为这三个箱子,未来至少能值十栋楼。已经等于他上辈子虎口夺食,与“大人物”相争的那笔财富了。

    而有了这些东西,他这辈子就是撂着蹦儿地糟蹋钱,那也穷不了!

    最后,还有件事得提一下,那就是在洪衍武买字画、买印石的过程里,他还意外地捡了一个大漏儿。

    敢情在当下这个时期,正是文物商店门市部收购业务开始变得繁忙的时候。

    这即是因为社会风气在变得宽松,也是托了电视机的福。

    因为好多想买这玩意的人钱凑不够手,又抵制不住像在家里看“小电影”的诱惑,才会纷纷把家里一些保存下来的值钱玩意出售。

    有个带白帽子的回族老太太就是这样,想以不低于五百元的价钱出手一个祖母绿宝石戒指。

    可去了“荣宝斋”,那儿却认为她的东西只是翡翠,开出的最高价格才二百八十块。

    至于“萃文阁”、“英古斋”这些专营印石玉器的门市部,又因为戒指托是金质的,碍于规定不敢收。连看都没仔细看,就让老太太把东西送去银行。

    就这么着,可就让在“萃文阁”里碰巧旁观,听了经过的洪衍武逮着了。

    他一看老太太那戒指的戒面绿得都要冒油,足足有十克拉,戒指的抓脚是阿拉伯风格。心里就先信了五分。

    再转念一想,就是买着翡翠,他也不算亏啊。何况那戒指又如此漂亮,“糖心儿”要是戴上,那简直没挑儿了。

    因此他就追出去了,一问价钱,痛痛快快掏了五百块给拿下来了。

    只不过,这东西买到手后,他倒并没有急着送给“糖心儿”,而是耐心在等一个比较适合的机会……镶黄旗的重返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