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家事、天下事
无论是为皇太孙选妃,还是说接下来的迁都等等,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很多的事情已经有着一些明确的信号,大明最有权势的一些人已经知道了一些确切的消息。虽然很多文武百官、勋贵更喜欢繁华的应天府,但是面对开国皇帝,这些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 老朱的心情不错,接过朱雄英倒的酒,说道,“标儿,过些时日你带英儿回皇陵祭祖。” 朱雄英立刻明白了,这不是说老朱担心太子权力太大。而是接下来迁都,势必是有人头铁要强烈反对的。老朱是准备亲自出面,用铁血的手段将反对的声音镇压。 朱标自然也明白这些,说道,“文武百官还是更喜应天府,反对的意见也多。但是迁都,势在必行,不是这些人就能拦住的!” 南方建都偏安一隅,这是老朱和朱标都不满意的。 淮西勋贵、浙东文官集团势力较大,辽东新复,北地汉家血脉淡薄等等,这都是老朱和朱标不满意的。迁都是必须的,如果没办法平顺迁都,那就强压吧。 指了指朱雄英,朱标说道,“父皇,英儿改名的事情,你到底如何想的?” 老朱沉默片刻,说道,“咱是不想英儿改名,只是英儿这名字太常见。若是他登基,以后百姓就不方便了。” 朱雄英笑嘻嘻说道,“英、雄不能说,以前皇爷爷念经的大雄宝殿也要改名。” 老朱笑骂一句,“咱可不是大和尚,咱只是行僧。只是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咱要是常去大雄宝殿念经,你可当不了皇太孙!” 朱标又想起来一件事情,问道,“父皇,英儿若是改名,以后同辈要不要改名?” 这个就是字辈,按照皇明祖训,老朱的子孙字辈都是规定的。其实朱标这一代也就是一个木字旁而已,但是朱雄英这一代开始,除了朱雄英都是有字辈了。 朱标这一系,子辈都是‘允’。 而朱标的意思,其实是按照古礼,一旦朱雄英登基,他的同辈肯定不能用‘允’字。 到底是平民出身,老朱打破常规的地方不少,“其他孩子就不改了吧,以后的皇帝同辈也都不改名。咱当初就想过这些,血脉、辈分,清楚着呢。” 可不是嘛,按照老朱在皇明祖训的规定,只要子孙按照规矩来。可以清楚的知道这皇族是哪一脉,知道这皇族是哪一辈,清清楚楚的。 朱雄英这个时候就说道,“那以后,我就是朱允煐?” 老朱忽然有点皱眉,想了想说道,“还是朱允煐吧,你爹这一辈咱就想着了,到了你这也就规矩起来。英儿,你以后的子嗣可得按规矩来。你这名字,可没少人埋怨。” 朱雄英也不怕,直白说道,“那是皇爷爷的皇明祖训晚成书,再说了,这名字可是皇爷爷起的。这事怨不到我,这是皇爷爷的事情。” 老朱也笑了起来,说道,“等到咱英儿册封太子的时候再改名,估摸着还得一两年。” 朱标也心里有数,主要还是事情比较多,不是一朝一夕立刻就能改朝换代。很多的事情也需要立刻开始准备,只不过就算有了明确的计划、可以开始执行,也没办法一下子就达成,需要些时间。 比如说这一次祭祖,里面也确实是有着让朱标离开应天府、离开权利中枢的意思。这也自然是为了老朱大刀阔斧的‘砍人’,真的也就算是砍人了。 老朱出面砍人,朱标自然也就是当好人,老朱对朱标的名声、威望看的很重,不希望他的太子有什么坏名声。 至于朱标,对于在这个时候靠边站也没半点意见,他和他的父皇很有默契,很多事情也确确实实没有打算说想的那么复杂,只是合伙欺负‘外人’。 朱雄英没忍住,还是问道,“皇爷爷,孙儿的媳妇到底是谁家的?” “徐达家的丫头!”老朱嘿嘿笑了起来,那简直是赚大了的样子,“咱是没想到啊,天德以后见了咱可不能喊上位了,不能叫咱大哥了,得喊咱叔叔伯伯!” 朱标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也觉得好笑,“父皇,我也没有想到要和中山王平辈了。估摸着,就是徐家人心里别扭了。” “他们心里乐着呢!”老朱大咧咧、很肯定的说道,“太孙妃!他们肯定知道咱的心思,知道他们家二丫头以后要母仪天下!矮了一辈,对他们是好事!” 二丫头要成为太孙妃,那大丫头就得死了。 这就是残酷的政治,虽然老朱在登基后,很多事情也没有完全按照古礼来。不过有些礼数,老朱还是很在意的。哪怕有点小小的问题也没关系,老朱肯定可以解决到‘于礼不合’的障碍。 朱雄英沉默了,这样的事情他好像也没办法阻止。在这样的年代,很多的事情也就是这么回事。 至于四叔朱棣会不会因此怨恨,或者徐家会不会因此而埋怨,朱雄英都不在意,也没必要在意。 估计徐家在这个时候可能也是会开心的,太孙妃和王妃的分量,他们分得清。而且按照老朱的想法,如果他死了,后宫的妃嫔大部分都是要殉葬的,起码没有子嗣的都是要殉葬的。 到那时,勋旧之女都逃不掉殉葬的命运。 所以为了老朱家的江山传承、为了太孙妃名正言顺的入宫,徐达的长女以燕王妃的身份离世,老朱心安理得。皇家的一些事情,已经不只是家事,这也是天下事。 老朱和朱标再次联手,将朱雄英给赶走了,这是又在讨论一些事情了。 虽然绝大多数事情没必要避开朱雄英,只不过不管是老朱还是朱标,有些事情也是不希望朱雄英过早接触的,少不了也是要赶走朱雄英的。 朱雄英刚刚回到东宫,朱曦就跑了过来,“皇兄,我和玥儿的婚事到底该怎么办?” “皇爷爷、父王做主,找我干什么?”朱雄英没好气的说道,“找他们去,不对、不对......” 朱雄英忽然间激动起来,怀疑的看向朱曦,“可是看中了哪家的小子?!” “你又在瞎想什么!”朱曦没好气的说道,“皇兄,我也就小你一岁,你不急着娶亲,可是我和玥儿不成,再没说法,我们就要成老姑娘了!” 朱雄英仔细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古代确实是早婚。老朱也是在开国之初就规定了,‘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 这是法定结婚年龄,只不过在如今这年代,很多女子十二、十三就嫁人了。 朱雄英想了想,随即说道,“这些事情皇爷爷和父王会考虑的,不过你也不要急。等你十六的时候,再完婚。” 先指婚,只不过拖个一两年的时间。因为要是继续拖下去,那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好事情。毕竟朱雄英就算是觉得女子二十结婚也不算早,可是时代的局限性在这,更何况现如今还有‘皇权不下乡’的现象,传统观念很有市场。 看着朱曦要走,朱雄英说道,“让允炆和允熥过来,我要考考他们的课业。” 朱允炆和朱允熥乖乖的来了,这兄弟两个被朱雄英这个兄长管教,在这个年代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朱雄英看了一眼朱允炆,随即说道,“过于文弱了,明日让人带你去骑骑马。” 朱允炆似乎有意见,朱雄英注意到了,没好气说道,“君子六艺是什么?” 朱允炆立刻对答如流,“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不求你杀敌卫国,但是起码要强身健体。”朱雄英没好气说道,“以后每天半个时辰,我会让人带你去演武。” 不喜欢锻炼、不喜欢流汗的小儒生朱允炆立刻说道,“母妃......” 朱雄英笑了,立刻问道,“母妃?嗯?” 朱允炆立刻低下头不敢说话,按照礼制,他的母亲只能是已故的太子妃常氏。 朱雄英接过王承恩端来的茶,淡淡说道,“允炆,回去与你母亲说说。若是不想我管教,我也懒得管教!最好记得自己的本分,知道自己的身份!记好了,我是你的兄长!”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