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好皇帝、坏皇帝
作为一个好皇帝,朱允煐显然是那种非常有责任感、勤政的,虽然这段时间的事情不少。但是作为皇帝,朱允煐还是很清楚自己需要掌控大局,知道自己的一些计划需要稳步推进。 在朝堂上,茹瑺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等此番商讨,亦觉得六部尚书改为正一品。” 这个时候不少武勋皱眉,在大明朝开国之初一直重武轻文。虽在老朱后期守成时己有所扭转,但对文士始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猜忌。而且大明也规定了,文官不许封侯。 茹瑺这一次提出来六部尚书该提为正一品,这显然就是想要和五军都督府平级。毕竟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一品,那些人的品级是六部尚书的好几倍。 朱允煐沉吟的时候,徐辉祖立刻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不妥。” 茹瑺急了,他可是吏部尚书,是天下官员的‘头’,“中山公,国朝当文武并举。本朝自胡贼伏法,文臣皆以六部尚书为首。” 常茂很聪明,立刻站出来说道,“茹尚书这话就无理了,陛下亦是察觉此官制不妥,才提及六部尚书提升品级之事。我大明五军都督府,皆是公侯任都督,自是超品。六部尚书若为正一品,这不妥。” 这一下算是明确的信号,皇帝的大舅子、皇帝的大舅站出来了,这两个人本来就是武勋的旗帜。他们现在的表态,自然是很多人的信号。更何况对于武勋集团来说,他们也确实不太乐意看到文官集团的地位太高,他们也不希望看到文官‘升官’。 文臣们开始据理力争,觉得大明应当文武并行,文官的地位应该提升。而武勋们觉得可以给文官‘升官’,但是地位绝对要逊色于武将,这也是武勋集团的底线。 虽然武勋集团天然的是围绕在朱允煐身边,但是这些武勋也是有着他们的诉求,这也是需要朱允煐维护的。听话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不去争取自己应该有的待遇,那就说不过去了。 高坐龙椅的朱允煐在安静的听着,这件事情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只不过很明显最终还是需要朱允煐来点头,甚至是需要考虑一下老朱的态度。 朱允煐眼看着要失控,缓缓开口说道,“国朝优待士人,大明自是文武并行。” 皇帝开口了,原本在争吵的文武百官在这个时候也都安静下来了,一个个的也都是眼巴巴的看着,希望知道皇帝的态度,希望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文臣们自然是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六部尚书为正一品才是他们的诉求。如果能够将六部尚书提为正一品,虽然不敢说立刻就可以乘东风和武勋扳手腕,但是腰杆子会硬不少。 这不只是六部尚书的事情,六部尚书升官,其他人也要升官啊。 而武勋集团也是在眼巴巴的望着,大明朝的武勋已经习惯了居高临下的俯视文臣。这要是让文臣和他们‘平起平坐’,不少武勋肯定不习惯这样的变化。更何况一旦文臣有了起势的趋势,这对于大明的武勋集团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朱允煐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兹事体大,再议!” 给了个胡萝卜,虽然朱允煐对于六部尚书的品级早就有了打算。但是他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立刻给出答案,看着底下的人在闹、在吵,朱允煐居然乐见其成。 这大概是坐到了龙椅上,心态自然而然的也就是稍微的有着一些变化了,喜欢朝堂的平衡这也算得上是帝王们普遍的心态。朱允煐现在有这样的心态,一点都不需要觉得奇怪。 六部尚书的事情暂时可以搁置,但是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仔细的讨论,这也是朱允煐想要推行新政的一些个埋伏,这些事情就是比较明显的信号。 “皇明开国之初,江浙田赋重,尤以苏松为最。朕也看了奏报,江浙百姓不堪其苦,逃亡逋欠。此不妥,朝廷立国初,皆因国朝根基薄弱,唯有江浙稳固。”朱允煐再次缓缓开口,这个就是正事了,“郁新,江浙减税降赋之事可有章程?” 这一下武勋集团集团闭嘴了,一个个的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这些事情也他们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关系。江浙地区降税,这也武勋集团还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 郁新立刻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等以为,亩毋逾一斗。” 朱允煐微微皱眉,这基本上是江浙地区的税收减半了。这在朱允煐看来就有点多了,他虽然是希望江浙地区的百姓稍微的好过一点,可是这样的朝廷的税收重地,一下子税收减半可不好。 郁新显然也注意到了朱允煐的不高兴,连忙开始汇报起来了一些情况。 谷说到底就是虽然这几年朝廷也有大大小小的几次出兵,可是大明开国三十年来,境内基本上是稳固的。再者就是不断的迁民、开垦新田等等,大明的粮食现在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所以郁新等人讨论出来了江浙地区的税收减半,这显然是‘深思熟虑’的,觉得没问题。 安静听着的朱允煐坐在龙椅上,忽然问道,“爱卿,若是朕依你之见减税过半,想来江浙百姓对朕自是歌功颂德。咱大明的新皇帝,说不得要得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底下的茹瑺等人心里一激灵,这些对朱允煐比较了解的亲近人都知道,陛下这样的语气是不高兴了,而且是非常的不高兴。 不只是茹瑺这些心腹听出来了,其实郁新也能够听得出来。这个英示皇帝和洪武皇帝有些时候是非常像的,有些时候是根本不会太多的去掩饰自己的一些想法。 朱允煐也不理会底下的人在想些什么,只是随口问道,“爱卿,若是今日朕降低赋税,直接减半。那是因为朝廷现在有余粮,如今是丰年。若有朝一日遇到了天灾人祸,朕是要去加税吗?到那时必然民怨沸腾,咱到时候到底是爱民如子的皇帝,还是贪暴的皇帝?” 郁新冷汗直冒,主要就是因为朱允煐的话说的足够严重。 再者就是郁新其实不能算的上是朱允煐的心腹,他其实也是在揣摩上意。陛下有意减低江浙赋税,再者这也是新皇登基第一年,很多人觉得这是要‘仁政’。 其实很多人眼巴巴的望着呢,新皇登基后,没有大赦天下不说,也没有减免任何地方的赋税。要不是陛下追封了父母,要不是册立了皇后、太子,很多人甚至都不觉得这是有了皇帝登基。 这不合常理,起码不符合一些史书上记载的一些常理,这个新皇帝看起来也根本不在意那些。 这一次减免江浙地区的赋税,不少人都觉得这可能是新皇总算是想起来了要‘仁政’了。 再者就是赋税减半,别忘了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很多文臣都是来自江浙地区。就算他们名下没有太多的土地,可是他们的家族等等,那就难说了。 这一下,郁新是比较难堪了。不知道这是因为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难堪,还是说因为被各方面的关系干扰了,这导致了有些要被陛下责罚的可能了。 朱允煐也没有多说什么,郁新还是有些能耐的,“此事再议!汝等且记好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今日降税,那是因为江浙百姓生计困苦。沽名钓誉之事,切不可有!” 跪伏在地的郁新冷汗淋漓,他觉得这是陛下在敲打他,也觉得自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必须要更加努力的表现。要不然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说不定就没有了。 呵斥一番后,朱允煐想到了什么一般,“近几日朕也翻阅古籍,翰林院、户部,皆送上文章。这井田,似是有些好处。” 一瞬间原本不少垂头丧气、战战兢兢或者事不关己的文臣抬头,一个个的都激动起来了。 井田制,那可是无数读书人梦想中的最好的政策。那可是《周礼》,那可是无数读书人梦想中应该由的样子。大明要是推行井田制,这些读书人大概也觉得他们大概就可以名垂青史、死而无憾,或者是觉得自己有机会开创大同世界了。 想法大概是不错的,这些读书人的小心思,朱允煐是清楚的,但是也懒得揭破。这些读书人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慕古’,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少的读书人也确实有些理想主义。 井田制,朱允煐只是需要一个由头,让一些事情顺理成章的推出来就好。他现在也就是在预热,只是在拱火而已,其他的真心算不上。 读书人的心思,朱允煐懒得多理会,也懒的多想,只要那些人能够踏踏实实的办好交代好的事情就好。其他的,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想起来了什么一般,朱允煐看向茹瑺,“茹卿,苏、松人可得官户部。” 朱允煐话音刚落,不少人喜形于色。英示皇帝,是真的要对江浙地区的百姓好起来了?!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