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皇明皇太孙在线阅读 - 374 暴君?

374 暴君?

    荆湘的大开发缺人,朱允煐现在能够做的事情,大概也就是先调去一些屯田的卫所,或者是接下来要持续不断的迁民充实这些地方了。

    “还好,这里虽然现在还谈不上多么的富庶,但是底子不错。”朱允煐认真的分析着,“稍微加加油,相信用不了几十年,这里就可以成为鱼米之乡,就可以成为大明的粮食基地之一。”

    荆湘的底子好,所以有意识的进行一些政策引导和大开发,这里很快就可以成熟起来。

    大开发的难度相对较低,这一点不只是朱允煐清楚,朝堂上下也都明白。荆湘会发展起来,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现如今那些地方也是仅次于江南的‘富庶地区’。

    “说到底还是北大荒那边的开发难度太大了,工业时代开发都有一定难度,更何况现在还是农耕文明。”朱允煐抓了抓头,颇为烦躁的说道,“开发那些地方基本上都是要靠人力,说句难听的话就是要用人命去填。”

    历史上有名的闯关东,那也是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说到闯关东,那也就需要提起‘走西口’了。这也是从明朝中叶开始,在清朝和民国初年达到顶峰,山西、山西这些地方的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这都是辛酸泪,这都是要靠人命去填啊。”朱允煐双目无神的看着远方,“但是我必须要这么做,这些事情我肯定是看不到了。但是我不定好调子、打好基础,以后的子孙能不能想起来这些事情,这都很难有保证。”

    闯关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关内的百姓实在是没办法只能迁移去东北。

    而走西北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

    说到底还是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外地谋生。

    现在还没有遇到那么多的灾害呢,想要强行迁徙百姓,这本身就是一个有难度的事情。毕竟故土难离,这也是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另一个原因,自然就是苦寒的地方,大家更不想去。要是有一点办法,大家都希望守在家乡的。

    历史上都是数百年的开发,才看出来一个还算不错的基础。朱允煐现在想要几十年的时间将一些地方开发出来,那基本上也就是天方夜谭,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很清楚,自己现如今也就只能是将一些地方的基础打好了,让后世子孙看到那些地方的好处,可以有着政策的延续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也是国家的安全,将东北、西北开发出来,有着一定的基础后,后世的子孙也不会轻易放弃那些地方。再者就是农耕文明的精华,很大一部分就是安家后有着凝聚力。

    只要开始了农耕,游牧民族或者还在渔猎的部落,想要在那里野蛮生长就难了。到时候再加上汉文化的强大通化能力,可以潜移默化的解除很多的隐患。

    这么一想的话,朱允煐也越发觉得自己应该重视这些事情,这些事情也必须要在他的手上办好。

    短时间内指望人口大爆炸也不是很现实的事情,大明朝的人口确实是在不断的增加,因为现在看起来是天下太平,百姓也越发能够感觉到国泰民安了。

    可是生产力水平有限,再者就是哪怕现在看起来是土地资源不算特别紧张,可是没有特别高产的作物,所以百姓想要养活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别说在这个时候开始一个劲的增加人口了。

    四万万人口,那也是因为高产作物的陆续出现,比如说土豆、红薯或者南瓜这些,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可以填饱肚子的作物出现才行。

    “用人命填,也不能只是大明的子民。”朱允煐目光一寒,自言自语的说道,“估计以后我肯定就是毁誉参半了,说不定有人说我是暴君,也有人可能觉得我给这个天下带来了一些好处。”

    既然现在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开发荒僻的地方,在大明百姓不够的时候,在那些地方需要大量人命去填的时候,朱允煐也只能想想其他的办法了。

    “南洋、高丽、东瀛,都是不错的地方。”朱允煐缓缓起身,踱着步说道,“真的要是弄过来一些人,估计两三代人过后,也会被同化了。”

    这一旦被同化了,这倒也算得上是一个好事情,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烦。毕竟历史上,华夏文化也同化了不少民族。

    顶多也就是第一代、第二代,这会有些麻烦。但是现在的大明实力强大,可以将一些反抗的声音给镇压下去,华夏文明的强势可以让不少反对的声音暂时不需要被重视。

    “种植园什么的,可以考虑一下。”朱允煐很无奈,历史罪人也就历史罪人吧,“我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就算我不开启,其他人也是要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实际上现在也差不多开始了吧。”

    弄些人到大明来,去那些苦寒的地方先打下基础,牺牲这些人来换取后世子孙的一些安宁,看起来也只能是这么做了。

    “这么做起来还有一个好处,那些武勋估摸着是比较乐意。”朱允煐仔细想想,忽然笑了起来,“不只是武勋,世家大族也会很乐意这样的事情,他们可不在乎异族的死活。”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哪怕是经历了契丹、女真或者是蒙古人的侵袭,可是中原文化当中,也本能的有着自豪、自傲,是真的看不上一些其他的民族和国家。

    尤其是周边的一些小国,基本上是等同于不识王化的番邦蛮夷了。甚至在一些人的眼里,那些人甚至和野兽是画上等号的。

    朱允煐也很清楚,真的要是推出来一些政策,少不了会有一些读书人骂他暴君,反对这样的一些有伤天和的政策。但是只要顶住压力,让更多的人看到利益,那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太多的事情了。

    看起来还是应该这么做,朱允煐好像也确实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毕竟人口的短缺,朱允煐现在也是真的没有太多的办法了,他也确实等不起。以及就算是接下来十几、二十年人口大幅度增加,有些地方的开发难度实在太大,他也很难做到一些事情。

    谷那就只能残暴一点了,暴君也就暴君吧。反正一开始的朱允煐就很清楚,按照他和老朱的一些所作所为,就没有指望一些个读书人给他们特别好的评价。

    现在顶多也就是黑历史再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朱允煐这也算得上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他做到问心无愧也就足够了。

    也只能是这样了,朱允煐觉得自己够心狠了,他也确实觉得自己是够冷血的,有些事情做起来估计也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现在将一些地方的人夺过来,除了开发大明的江山之外,也是削弱周边的地方。”朱允煐忽然嘿嘿笑了起来,说道,“本来我就对南洋的一些地方虎视眈眈,现在只是弄来一些人,强大自身也是削弱他们。”

    这么一想的话,朱允煐更加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有些事情也就看起来更加的有着得心应手了,就应该这么做才好!

    想想这些事情,也确实是够朱允煐头疼的,但是他也确实是需要将这些事情给做好。

    千古罪人还是千古一帝,这个时候对于朱允煐来说都不是什么好关心的。只是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只要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发展、生存的空间,这就足够了。

    “海船,这一点是要做好。”朱允煐规划着,喃喃自语,“这么些年下来,不说大明现在的水师多么强悍,但是基础好、底子劳,这没什么问题。要说天下第一,我也有自信!”

    大明朝的水师确实强悍,这是从老朱开国前的鄱阳湖水战就开始的。只不过以前可能是在内陆水域,而现在开始了更多的在大洋上驰骋。

    现在去南洋已经没有丝毫的压力了,航海的技术和经验也是在不断的提升。虽然很多的时候也都是贴着海岸线航行,不过远洋的技术和经验,确实是在不断的提升。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对于大明来说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也不管他的动机,但是确实有不少的帮助。我要吸取的教训,就是不能只是宣扬威德,更不能是厚往薄来。朝贡可不行,还是得海贸才行,不能搞成劳民伤财啊。”

    至于说加强中外文明的交流,留下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这些,或许是比较重要吧。但是对朱允煐来说,他需要的也是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是要让大明的子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古往今来,在这片土地大家更加重视的是土地,而不是海洋。

    指望朱允煐一下子强行扭转大家的一些观念,这也不是特别现实的事情,还是让大家看到了好处,才能更好的调动一些人的积极性。

    这么一想的话,朱允煐也越发觉得自己比较骄傲了。好歹当初自己还是很坚持的,不管是东瀛还是南洋,大明朝对于这些地方还算是了解,市舶司对于这些地方的贸易也比较熟悉。

    这无疑是一个好事情,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大概就是更进一步了。比如说两宋时期的海贸,那可是真正的海上丝绸之路,那可是对非洲、欧洲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来觉得可以再等等,不用急着去发现美洲的新大陆。”朱允煐忽然乐了起来,说道,“但是还是得考虑这些事情,那些高产的作物得弄回来,那些东西也是需要不断的培育才行。”

    说起来西红柿最初在欧洲很多人不吃,觉得是有毒的。而土豆、玉米,也是一代代的培育才更加高产,甚至一开始也是有些不能吃。

    美洲的原住民虽然对于这些作物比较了解,也确实早就开始了培育,但是对于朱允煐来说,暂时也不够。

    这么说起来的话,朱允煐确确实实是需要更加的努力才行,必须要将底子打的更加牢靠一些才好。

    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虽然对于远洋航行,朱允煐此前也是有着一些准备的。但是现在,还是不要想着立刻横跨太平洋,还是先继续沿着南洋行进吧,需要更加出色的经验,需要让更多的人有着对海洋的好奇和开拓精神。

    这都是朱允煐应该做的事情,这也都是朱允煐的责任。要是浪费了这样的一个好时机,朱允煐觉得那时候他才是真正的罪人,那才是真正的‘暴君’、‘昏君’。

    这些个事情也确实是需要和老朱聊一聊,虽然现在大明的江山是朱允煐做主,但是也不能将老朱当做摆设,毕竟这些工程都不是什么小事情。

    这些事情也应该拿到朝堂上去讨论,虽然朱允煐可以肯定,到时候肯定会引起很多的反对声,但是大家也确实应该集思广益,找到对大明更加有利的一些办法。

    至于说反对的意见,反对也就反对吧,毕竟朱允煐也明白不管是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对。

    “看起来这个万里长城,不知道有没有办法出现了。”

    朱允煐忽然间乐了起来,也是觉得有那么一些好笑。

    长城一直都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两汉、魏晋南北朝、隋、金也都是比较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只不过后世的万里长城,基本上都是明长城。

    在仁宗弃地,成化以后鞑靼以亦集乃、东胜、开平、大宁为基地频繁入寇,以至于九边田地荒芜,所以对于长城的修筑,这才是真正的开始了大范围的修筑。

    至于说老朱时期,也是有着修筑长城的事情,只不过也就是沿边关隘。

    如果朱允煐要是开始搞一些事情,万里长城这个标志,可能也就不会是那么的宏伟了。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