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都市小说 - 百工匠心在线阅读 - 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无敌

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无敌

    然后是八大山人,真名叫朱耷,有个大到吓死人的背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第十代孙。

    正正经经的皇亲国戚!

    19岁家中90余口人全部被杀,只有他一个人幸运逃出。荒山野岭中避难,躲进一个庙里。23岁,剃发为僧。

    改名八大山人,从此不再说话,透过冷气逼人、嫉俗傲世的丹青,扑朔迷离、隐晦幽涩的身世及作品,在世人的争论中化为难释之谜。

    有人甚至把八大山人跟西方的梵高相比,作为东方的古代艺术家他以其狂怪的笔墨震撼人心,而西方的梵高也以扭曲的色彩和笔触让人泪流满面。

    一疯一癫,一唱一和,东西方两大怪杰!

    满门抄斩后,在极度恐惧中癫狂,趴在地上大哭,而后仰天大笑不止,笑完又跳起来大哭大喊。

    时而大声唱歌,或在市上乱舞,经过一年多的精神折磨,依旧恍恍惚惚,戴着布帽,穿着僧袍,拖着露出脚后跟的鞋子,舞动长袖在市上游荡,引来孩子的追逐取笑。

    同样的还有梵高,为追求艺术几近疯狂,在极度压抑下,用暴力攻击好基友高更,之后割左耳,这是第一次疯病发作。

    因此被捕入狱并丢入精神病院,在里面跟弟弟相爱相杀,最后举枪自杀,只留下令后世疯狂的画作。

    穿越时空,他们用疯与癫的叛逆眼睛凝视世界,也许正是艺术大师的高明而又悲惨之处。

    两人完美的诠释什么叫做:不疯魔,不成活!

    以致后来影响很多怪咖,比如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鲁善工忍不住,拿出一张八大山人的荷花图,张大千毕生最推崇石涛和八大,特别是用墨之境界,临摹毕生,最后终于突破瓶颈,开创一派泼墨之先河。

    眼前荷花,纯以笔墨取胜,罕见用色,其笔墨和形式简练的背后,给人留下无穷审美空间。

    对于他的荷花,如同品一杯西湖龙井,初次品尝,淡乎寡味,不知好在何处。

    时光荏苒,待尝遍世上所有的甜饮和浓茶烈酒,厌倦声色名利,再次定下心,慢慢消受一杯那淡淡的茶香,才会对这种淡淡的味道别有一番体会。

    鲁善工闭上眼睛,轻轻触摸,脑中闪过种种信息。荷叶形象单纯之极,简练之极,或点厾、或泼写,绝少画叶脉,也没有复杂的空间变化,只是一笔笔写去,万豪齐发,干湿浓淡一任自然。

    这样的线条似不着力,但中侧锋之间变化自如,弹性十足,墨色变化自然而细微。

    均为双钩,用笔若紧若松,笔笔中锋,花瓣皆不圈死,气口充盈,完美写出荷花高雅绝俗的神仙气,仿佛隐身荷叶丛中的一个个荷花仙子,半遮半显,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特别是莲蓬,形象与现实相去甚远,诸多细节均被略去,圆鼓鼓的花托往往被平面化,甚至简化为三角形状,滚圆莲子也被提炼为两三条短弧线。在黑色花托衬托下,明如珠,润似玉。

    不由感叹道:如矿出金,如铅出银!

    笔法墨色看似简单,实则源于多年艺术实践的洗炼之功,洗去的不仅仅是艺术语言中的杂质,更重要的是洗去心中的杂念和世事的喧嚣,还人以清风朗月般的审美时空。

    荷花往往占据画面边角位置,以修长的荷柄承接,此外别无一物,大片虚白,干净之极。

    大量留白给人以亦天亦水亦雾岚的朦胧感,闲适宁静,似乎时间已然凝固,荷塘中另有一个不受世事惊扰的彼岸世界。

    再次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之下,空白之中,一片空明,透着淡淡的光线、轻微的和风,沉寂之中尙可听到淅淅沥沥的细雨声,滴落在青白荷叶之上。

    正如庄子所说:听之以耳,莫如听之以心,听之以心,莫若听之以气。

    这是一种天籁之音,宁静之中的声音,侵入人的灵魂深处。

    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绘的场景,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外无世界,内我自我,完全沉醉在一个时光凝固的荷香世界中。

    这张墨荷还好,八大最令人震撼的还是鸟和鱼。拿出另一张,上面所画的无论花鸟,还是鱼虫,十分夸张,怪异之极。

    甚至将鸟和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翻白眼的状态来表现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看完只有一种感觉:

    一枝一叶尽是骨血,一花一鸟皆是悲啼!

    同为四僧,更是明代遗民,石涛与八大山人有着相似经历,但两人却有着不同的心境。

    两人年龄之间相差十六岁,并不是一代人。甚至还有传言说石涛是八大山人的侄子,其实不然。

    由于历史或者说是身份限制,两人之间交往并不是太密切,多以书信来往,但对彼此都十分的欣赏,相互推崇

    比如故宫有张《兰竹图》,八大绘画的兰石,而石涛画下竹子,更是有八大作画,石涛题诗。

    更有传言石涛曾经向八大求画,名为《大涤草堂图》,但尺幅太大,房子太小,无法悬挂,便再次向八大求画。但两幅书画真品,并没有流传下来,不知所踪。

    相比石涛,八大山人更有悲情色彩。人生八十年,前二十年在明,后六十年在清。

    曾是大明的王孙,20岁之前锦衣华服,考过大明秀才,经历明清易代的天崩地裂。

    生死关口,从皇家宗室沦为朝廷命犯,为逃命保命窜伏深山老林三年之久,最后逃禅削发为僧。

    十五年多在进贤介冈灯社,十二年在奉新耕香院,做三十余年和尚,在禅林寺庙里静寂修习,青灯古佛,也化解不了心中压抑郁闷之情。

    56岁回到南昌,孤独终老,最后居然饿死在家中,可谓悲情一生。

    鲁善工长叹口气,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命运也塑造性格。如果没有这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不会成就八大山人的独特艺术魅力。

    更元四家的洁癖之王倪瓒一样,堪称史上三大画面最干净的画家。

    元代倪瓒,明代徐渭,清八大山人!雅玩居士的百工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