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1640四海扬帆在线阅读 - 第37章 豫湘桂?

第37章 豫湘桂?

    海南岛的冬天气温舒适宜人,即便今夜清凉,披一件外套也已经足矣。

    烛光昏暗。

    室内最引人注意的是墙上悬挂的大幅两广地图。地图很不精确,距离军用标准差距非常大,基本不可能用来作为战役指挥。可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品之前,守序只能用这幅明朝地图来增加对战区的直观印象。

    两广要害,皆在水运。南方多山多水,高载重的桥梁和石质铺装路面极少。陆路运量与水运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内河水运就是此时的铁路线,军队作战的主生命线。大军在南方作战,绝不能脱离水运渡口太远。

    在各个水运渡口中,又以水系交汇的十字路口最为紧要。占领这些十字路口,意味军队可以利用水运在被崇山峻岭隔开的河谷精华地带来回机动,以少量的兵力控制更多的地盘。而在进攻时,握有十字路口又掌握了选择进攻方向的主动权。

    地图不能帮守序制订作战计划,却能清晰地显示这些关键要点。

    广州为水系汇聚中心,达江通海。

    东江相对非要害,先不去管。

    北江源自江西,经南雄、韶州、英德、清远,在三水与西江汇聚。这条主轴线上的要点有南雄、三水二地。南雄隔大庾岭与江西赣州相望,敌军可沿赣江上溯至赣州弃船,沿陆路翻过大庾岭,在北江重新登船南下。三水县则是北江与西江交汇的要地,两广第一个大十字路口。

    根据琼州汇集的战报,早在李成栋进军广东前,占领赣州的鞑靼人就派出部队试着沿北江南下,那次试探攻击动能太弱,被永历朝廷的两广总督林佳鼎在三水击败。

    西江是两广最主要的内河,肇庆羚羊峡以下可通大船。因峡谷水流湍急,船只过羚羊峡需要拉纤。从羚羊峡向上直至梧州,涨水期100吨的帆船通航压力不大。

    流经桂东北的贺江在距梧州极近的封川县注入西江,封川县是个次要的十字路口。贺江运量一般,也未有主干道沟通更北的湖南,在过去的历史上不是太重要。但在明末这个时间段,鞑靼人占据了主要的铁道,啊,不对,是内河干线。他们的兵力却不足,明军依然掌握有很多次要干线。贺江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交通条件远远不能与湘江—灵渠—漓江水运相比,但毕竟在贺县翻过渚岭就是湘南,勉强也能起到沟通两大战区的作用。

    过封川后,梧州为第二大十字路口,也是两广核心十字路口。占领了梧州,就等于拥有向四方开火的行动自由。

    从梧州向北是桂江—漓江水系,与西江干流在梧州府交汇。沿漓江水系向北,灵渠沟通了湘江乃至长江,这是2000年前华夏民族征服南中国的主要运输线。南方数省维系在版图内的主要原因就在这条生命大动脉上。漓江要害在桂林和全州二府。全州为两广门户,桂林为广西省会,也是现在南明政权的留都。全州过灵渠向北,主要地标依次为永州、衡阳。都是豫湘桂战役中著名的地点。

    从梧州向西,第一个十字路口是藤县。守序跳过了藤县,这里有些特殊,等会再细看。

    藤县下一个有战略意义的十字路口是浔州府,西江在这里分为两支。

    浔州偏南的西江支流为郁江,经横州流经古邕州,即现在的南宁府,进而分为左右江,进入苗蛮土司与汉人杂处的崇山峻岭之中。左江、右江两道地势险要,苗蛮部落甚多,明代修筑了大量的军事城堡。在山间河谷中,又有不少在盆地坝子间开垦的良田,如果被有心人充分利用,将会是一片让统治者头痛的区域。沿着左右江不能通航的河谷继续向上,经广南府便进入云南省,再经滇南蒙自等云南地势相对较平,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可一路抵达昆明。而在右江,从田州、百色沿一条山间小路向西北挺进,会遇到一个有趣的地名,安隆守御千户所。

    将目光移回到浔州,偏北为西江主干道黔江,继续前进又分为向北的柳江与向西的红水河。柳江联系了柳州府,红水河联系了思恩等地。柳州、思恩实际已经是广西腹地,在桂林、浔州等地失守前,不必担心会遭到入侵。柳江的重要性在此时十分突出,在涨水期,5-10吨木船或是竹筏可沿柳江、都柳江一路上溯至贵州独山镇,豫湘桂战役后期另一个著名的地点。独山离贵阳不远了,又是一条沟通两大战区的要道。

    因为交通要道走向大体一致,1647年湘桂粤战局像极了1944年的豫湘桂。

    建州广东提督李成栋沿着西江向上打,攻克梧州府,拥有向广西全境出击的行动自由权。

    李成栋就像1944年,田中久一的23军。

    建州平南大将军孔有德率三顺王、续顺公本部官兵近万,并满蒙汉八旗兵近万已开到岳阳。这是建州第一次任命汉人为出征大将军,他们的老将老兵显然不足以再支撑双线开战,对汉军的依赖更深了。从长沙至海南的军情传递会有延时,可能这个时候长衡会战已经爆发了。

    孔有德就像1944年,横山勇的11军。

    长沙何腾蛟大约是薛岳的9战区,桂林瞿式耜大约是张发奎的4战区。

    与1944年相同的是,无论哪一路明军(**)的实力都不是敌军对手,眼见就是个大溃败。

    和豫湘桂一样,这场战役会败多惨,主要不在于明军的抵抗力,更多是天气、距离对敌军攻击动能的消耗。

    守序长叹一声。

    海南现在军队战斗力较弱,没有能力干涉大陆局势,暂时只能关注自己。

    目光从江河起点顺流而下,最终又汇聚到广州府。这便是守序未来将要面对的兵要地理,两广重心全在这些地名上。

    守序给这些战略要地做一粗略分类。

    第一等要地,广州府、梧州府、桂林府。

    第二等要地,三水县、浔州府、肇庆府。

    第三等要地,南雄、全州、柳州。

    第四等要地,横州、藤县、封川县、信宜县与新会县。

    随着战役目标不同,要地等级会发生变化。前三级要地的共同特点是位于西江、北江各主干道上,具有向纵深一层层进行深远辐射的能力。只要占领这八座要地,就能控制两广核心区域。

    第四等原本不是要地,只是在目前这个形势下可能会起到一些有趣的作用。

    除了珠江水系,两广尚有一些独立入海的内河。自西向东,分别是钦州钦江、廉州南流江、高州石城县九洲江、高州茂名鉴江、肇庆漠阳江、新会潭江。

    钦江中,20吨的木帆船可上溯120公里至灵山县,翻过一座不算险峻的分水岭便是横州。

    南流江更重要,南流江口合浦县早在汉代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的合浦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港之一。明代合浦港已大半淤塞,海船多停靠南边的北海港。但合浦依然可通行数十吨的木船,一路上溯至广西玉林州。翻过天门关,可进入北流江—容江,在藤县注入西江。

    从新宁进入潭江,在新会县与珠江主航道仅有十余里之隔,并无险关要隘阻拦,这里甚至可以挖一条运河,避开伶仃洋直接进入珠江航道。以后某位英雄会将目光投入到新会这座小小的县城。

    九洲江和鉴江的尽头也可与广西交通,只是与钦江、南流江和谭江相比,陆路太长,运力又差了很多。

    守序在钦州、合浦两地重重画上红圈,从北部湾由海向陆,钦江与南流江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南流江,曾经的主航道虽然已失去了大半功能,但只要能摸清当地的水文,南流江依然是一条能承载大军的通衢大道。

    编练陆军由海向陆尚需时间,目前最紧急的还是应付李成栋。

    在东南张、杨、金三部明军增援到达后,配合曾樱在琼北修筑的棱堡线,兵力是足够的。

    李成栋的兵战斗力肯定强,但他们从广州出发向粤西,并无内河水运支撑后勤。两广独立入海的河流基本是南北走向,敌军沿东西方向开进,河流只会成为障碍。对李成栋来说,海运肯定是不靠谱的,没有内河,只凭陆路,他在海北道聚集的力量并无持久进攻能力。

    海北诸部敌军,阎可义、张月、张道瀛等人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宿将,阎可义甚至能称得上少有的良将。可他们的实力并不足。

    守序不知道敌军确切有多少人多少炮多少船,这也不是最重要的。后勤通道有限,敌军人数越多,也许坚持的时间就越短。曾樱在海北二府撤退军民,坚壁清野。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海口所对岸徐闻等地的敌军最近的补给点远在高州府。沿陆路运输,光是这笔转运开支就很大,敌军新来不久,也不可能深度动员起足够的民夫。何况,高州府能有多少资源是个很值得怀疑的事,阎可义很可能需要从广州得到补给才能维系在海北道的存在。

    只要确保敌军难以获得海运支持。阎可义就算凭借老兵精兵和裹挟来的资源发起进攻,那也将是一次性攻势,没有持久能力。

    阎可义部下现在有三路疍民和四姓海盗中的郑家船队。这些本地人了解岛屿、水文与航道。琼州府内,同样了解水文的本地水师实力很弱。从东南来的水师战斗力虽强,熟悉战区却需要时间。

    以现在双方陆军战斗力对比,决战肯定不行。哪怕是一次性攻势,敌军蓄积的动能也不是岛内明军脱离堡垒线所能抗衡的。坐等也不是办法,没人知道阎可义究竟把实力蓄积到什么程度,干等着挨打总是不保险。

    守序在本子上写下上述推导过程。

    敌军远离内河补给点。

    海运不靠谱,但这是敌军维系持续攻击能力的唯一措施。

    敌军战斗力更强。

    敌军在蓄积一次猛烈的攻势,其动能有可能摧毁军心不固的琼海壁垒。

    决战不可行,那所能采用的方式就是消耗敌军动能。让他们蓄积的速度抵不上战斗消耗。

    守序决定以小部队全线出击,把这场仗打烂掉。

    ——————

    作者:多年前,有个民国和抗战的脑洞。没想到当时准备的广西、贵州等地内河航运资料倒是能用在这本书上。人生一场康波的1640四海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