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1635汉风再起在线阅读 - 第二八七章 伟大的航行(二)

第二八七章 伟大的航行(二)

    探索舰队一行三艘船从南都港出发时,在分舰队指挥官、宣节校尉(少校)陆祖生的监督下,同时将航海计时器和航海时钟启动。以后每次给钟表上紧发条的时候,几台航海钟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在场,并将钟表互相比对,以防出现差错。

    1655年7月28日,舰队经过扬子岛(今澳洲南部金岛)时,海上刮起了风浪,海水被抬得高高的,大船不停的颠簸起来,许多随行人员和部分水手不同程度出现了晕船现象。好在三天后,舰队抵达了极乐岛(今澳洲塔斯马尼亚岛)北部的分宁堡(今澳洲塔斯马尼亚岛德文港),在此停驻休整两日。

    8月3日,舰队起航,绕过极乐岛,进入波涛汹涌的南方高纬度西方带,然后掉头向东,朝精卫岛(今新西兰南岛)前进。8月4日,一名海图测绘人员从船上掉进大海,不幸溺亡了。当时,那名测绘人员正坐在一块舷窗上面,军官们猜测他就是从那里掉下去的。

    船上的海军官兵试图营救,可惜没有成功。他在掉进海里后就立刻消失不见了,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始终没有再浮上来,显然是被大浪卷入了大海深处。这位伙伴的离去,让大家感到十分难过,旅途才刚刚开始,就有一名同伴不幸死去。

    8月5日,舰队由于进入南纬60度附近,气温骤然降低。舰队司令陆祖生遂命令向所有人分发了厚厚的呢大衣和呢绒裤。

    8月11日,从西南方向过来的暴风雨一直持续了将近四天时间,只偶尔出现过晴朗天气。汹涌的海水涨得越来越高,不停地拍打着船身,给所有的船员造成了极大的不适。

    为此,舰队稍稍往北偏离了几个维度,气候瞬间变得温暖起来,这令船员们无不感到欢喜鼓舞。但令人沮丧的是,三艘探索船只彼此在暴风雨中已失散了了三天时间,无尽的海面上根本无法发现彼此的踪迹。

    不过,舰队司令陆祖生对此倒也并不怎么担心,按照事先制定的航行计划,舰队一行三艘船都将会驶到精卫岛的华阳堡(今新西兰南岛达尼丁市)停靠休整。

    8月13日,探索舰队的旗舰“风行5号”驶入了汉东商社控制的华阳堡,并在码头遇到了此前失散的一艘武装探索船“风行3号”。

    汉东商社经营精卫岛已有八年时间,除了这座华阳堡外,在北方三百多公里外还有一处据点--光州堡(今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另外,在北边的共工岛(今新西兰北岛)上也有三处据点,分别是汝宁堡(今新西兰北岛惠灵顿市)、兴安堡(今新西兰北岛陶朗加市)和寿昌堡(今新西兰北岛奥克兰市)。

    华阳堡位于精卫岛东南海岸,人口四百余。最早是作为齐国捕鲸和猎取海豹(海狮)抛锚地存在,后来汉东商社为了获取更大的经营利润,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小型堡垒,并陆续往移驻数十名工匠,对捕获的鲸鱼和海豹、海狮进行就地简单加工。

    三年前,有移民在华阳堡附近发现金矿,立时引起了汉东商社的高度关注,开始加大了对该地的移民速度,并组建武装护卫,圈占土地,采掘金矿。这几年,通过对周边毛利部落的剿抚并用,陆续控制了大小部落四个,毛利人口一千三百余。使得商社每年从该地的鲸鱼、毛皮加工和黄金开采中,获得大量财富,赚得盆满钵满。

    汉东商社驻华阳堡总管彭明山对探索舰队的到来,表示了极为热忱的欢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八年前,若不是探索舰队在汉洲东部发现诸多岛屿,也不至于会成立他们这家汉东商社,并使得商社在这些岛屿之上赚取海量的金银。

    以后,这探索舰队一路往东陆续再发现一些岛屿或者未知大陆,凭借着地利优势和先发优势,这些无主之地,必然也会纳入汉东商社的商业势力范围当中。

    更为重要的是,若是以后开辟了通往美洲大陆的航线,作为扼守南太平洋上关键节点的商业巨头,汉东商社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就能垄断和控制美洲贸易,将商社的经营范围和势力再次扩大,说不定凭借于此,可以一举超过印度商社和南洋商社。

    探索舰队官兵在华阳堡停驻的第二天,此前失散的“风行4号”也驶入了码头,这令舰队司令陆祖生多少松了一口气。

    在华阳堡停驻休整的一周时间里,舰队官兵将破损的船帆进行了修补,同时将部分损坏的船板也进行了更换。汉东商社的管理人员向所有船员赠送了礼物,以表达对这些无畏的勇士崇敬之情,此举,备受官兵们的欢迎。

    船员们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补充了足够的新鲜淡水,还获得了大量的活的牲畜,比如猪、山羊和家禽等。为了确保探索队未来一段艰苦航行能得到充分物资保障,华阳堡上下几乎倾尽所有,为舰队官兵提供了他们最大的帮助。

    8月21日,探索舰队官兵告别华阳堡当地官员和居民,依次驶出港口,往南而去。

    22日午后,舰队驶离精卫岛南方海岸线。

    24日,舰队司令命令各船转向正东,打开所有风帆,全速前进。

    25日,傍晚时分,天空下起了大雪,同时伴随着狂风。为了安全起见,舰队落半帆,降低了船速,小心地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26日,清晨,舰队司令向“风行4号”发出信号,让它在前面领航,务必保证航线安全。在这片接近南极的海域,开始陆续出现大大小小的冰山,这对整個舰队是致命的威胁。

    27日,为了避免碰撞冰山,舰队调整了方向,往北偏移数个维度,虽然因风速的减弱使得船只行驶速度也降了下来,但对整个舰队的安全保证却相应有所提高了。

    28日,上午八时,舰队副司令、御武校尉(上尉)匡有杰所在的“风行4号”领航船突然发出警告信号,要求后续舰船紧急避让。在船队的东南侧,出现一座巨大的冰山,由于海上雾蒙蒙的,看不太真切。但匡有杰却立即命令船只降低速度,并转舵东北。

    这个决定拯救了一船人的性命,因为那座冰山正好矗立在“风行4号”的前方,由于海上的雾越来越浓,他们在距离冰山不到一里的地方才发现了它。瞭望手最初把冰山误认为是陆地,直到匡有杰及时发出命令,调转船头的行驶方向,他们才将将擦过冰山的边缘,避免了一场巨大灾难的发生。

    舰队司令陆祖生随即命令舰队收起了上桅帆,要求各船必须小心谨慎地往前行驶。

    9月5日,船员们驶近了一座冰山,试图从上面弄一些冰块上船,再把冰块化成淡水。可惜的是,还没等他们实施这一计划,海上就刮起了大风。在这种情势下,大船如果继续停留在冰山附近,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9月14日,海上的风势刚刚有所缓和,紧接着又下起了暴雪和冰雹,船上的索具几乎均被冻结住了。舰队遂调整方向,继续往北偏移,以躲避严寒的气候。

    9月17日,舰队又经过了几座冰山。到了午后,瞭望手报告,发现一座冰山上有许多散冰。这个时候,天气已经逐渐放晴,舰队司令命令数十名官兵驾驶小船去冰山上取冰块。大块大块的冰被堆放在各船的后甲板上。

    船员们将冰块打碎放进桶里,它们融化后形成清凉的淡水,这些淡水足够全体人员喝上一个月。这些冰块上面几乎没有沾上海水,融化之后的水,既新鲜又甘甜。

    9月20日,天气变得异常和缓,海面风平浪静,久违的阳光也照射在舰队官兵的身上,显得温暖而又惬意,军官们命令所有船员立即将身上湿重的呢大衣和呢绒裤脱下,并清洗干净,利用这难得的好天气,将其晾晒。甲板上也生起了数个煤炉,为所有官兵烧上一罐罐滚烫的开水,泡制一杯杯清香扑鼻的茶水,或者浓郁的咖啡。

    有暇的船员,开始捕猎海燕和企鹅。企鹅身上披着厚厚一层羽毛,又长又窄,呈细密的鳞片状。由于企鹅长期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这件这件特殊的羽衣可以保护它们不被海水浸透。大自然还赋予了企鹅一具厚厚的皮囊,让它们在冰天雪地中依然能活蹦乱跳。而现在,肥美的企鹅肉,在洒满了各种香料的大锅里炖着,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香味。

    9月28日,探索舰队几艘船上的瞭望手几乎同时发出兴奋的讯号,距离舰队约十多公里处,发现陆地。舰队指挥官陆祖生观察了远处的陆地后,与几名领航员、绘图师将舰队所处的经纬度与世界堪舆图稍稍一对比,便已经能够确定,他们已经抵达了美洲大陆的最南端——被称为火地群岛的西部海岸,那里应该是靠近被西洋夷人称作为麦哲伦海峡的西边出入口。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段航行,是探索舰队第一次在高纬度地区直接穿越这片海洋(太平洋),按照陆祖生的说法,是从未经历过如此无趣的漫长旅程。

    9月30日,舰队继续往前航行,此时,距离岸边约五六公里,通过望远镜,已经能清晰地看到岸上的具体情形,大片无遮蔽地带分布着苔藓和矮木。

    上午十一时左右,舰队驶入一处海湾,距离岸边一公里的地方抛锚停驻,然后派出几艘小船,搭乘三十余船员,一边测量水深,一边向陆地驶去。舰队打算在这里补充木材和淡水,并趁此机会好好考察一番。找到足够的木材和淡水后,便对舰队船只进行清理。三艘探索船的外面,早已经变得污秽不堪。

    舰队停泊的地方,周边有无数破碎的小岛,星罗棋布,向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出去。舰队所在地的对面是一座方圆数里的小岛,岛屿和东部海角之间有一个海湾。据探查的海军官兵报告,小岛和海岸边生活着许多鹅。

    得知这个信息后,舰队随即拔锚起航,在两艘前导小船的引领下,缓缓地停靠在小岛边。好不容易登陆后,一群海军官兵又爬过许多岩石,发现了无数的鹅。但因为官兵弄出的动静太大,吓得鹅四处逃散,有的跳进了海里,有的则往陆地深处逃去。

    尽管如此,兴奋的官兵们还是成功地捕获了一百余只野鹅,最后,大家筋疲力尽地带着这些野鹅返回到船上。舰队上下都显得异常开心,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日子里,除了腌肉、腌菜外,大家终于又增添了一道新鲜菜。

    10月3日,就在探索舰队官兵和随行人员对附近岛屿进行地质和物种考察时,一群当地的土著人乘坐着独木舟前来拜访他们了。

    这些人个头矮小、长相丑陋,看起来似乎都有些营养不良;他们嘴上没有胡须,身上除了一块海豹皮外,没穿其他任何衣服;他们手里拿着木质弓箭、飞镖和骨头做成的鱼叉。在探索队派出人员与他们进行接触时,这些人身上和所有配饰上都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海豹油的气味,让人不由退避三舍。

    土著妇女和孩子们依旧待在独木舟里,这些独木舟大概是使用巨大的树皮做成,每条舟里生起了一小堆火,可怜的土著人瑟缩着挤在火堆旁。官兵们还发现独木舟里还放着一些巨大的海豹皮,想必是出海时,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也可以用来遮盖他们岸上的小木屋,或许还可以当做船帆吧。

    土著们连笔带划地与探索队人员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似乎是在询问他们来此的目的。探索队的船员们没有人邀请这些土著坐下来一起用餐,因为他身上的味道能让所有的船员失去胃口,只是随意丢给了他们一些小玩意后,便将他们打发了。

    历经四十余天不间断地航行,所有船员都已经身心疲惫,生病的人员也不在少数。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四百余人的探索队员,仅损失了两人,除了一名测绘人员在极乐岛附近意外坠落海里溺亡外,只有一人死于疾病。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齐国海军上下和医疗卫生部门对海上坏血病的防治,而做出的大量研究和预防工作。舰队为船员们提供了大量的鲜麦芽汁以及柠檬干,只要有人出现了一丁点坏血病的症状,他每天都要喝下一小杯麦芽汁,同时加大咀嚼柠檬干,以补充必要的维生素。

    大船上还培育了许多新鲜豆芽,再加上储藏了大量的酸泡菜,这些都是一种有益健康的蔬菜食品,对坏血病也有很强的抵抗作用,并且长期保存也不会变质。这种酸泡菜,会根据航程距离的长短,每周或每两周供应一次。如有必要,其供应的频率也可能更快。

    肉汤,又是另一种有益的食物,虽然每个人的量很少,但每位船员每隔几天就可以分到一小碗肉汤,有时还会和着豌豆一起下锅熬煮。如果他们在一些地方找到了蔬菜,就会将肉汤和蔬菜一起煮食。

    海上长途航行时,舰队官兵在值夜班时会严格执行三班倒政策,除非因为一些特殊场合所有人都被叫走。这样,他们就不会长期暴露在恶劣天气中,如果某位船员的衣服被淋湿了,他还可以下去换衣服,即使这样也有人可以替他站岗。

    按照齐国海军《航行条例》中的一般规定,船上军官务必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让船员个人及他们的吊床、被子和衣服等时刻保持干净和干燥。每个星期,还会要求官兵对甲板进行火熏,让甲板之间也随时保持干净和干燥。船员们还常常在天井下面放一口铁锅,铁锅里面点上火(当然是在海况平稳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净化底舱下面部分的空气。

    在齐国海军中,对于海上航行而言,在和欧洲同行们那种肮脏污秽的环境相比,无异于是一种美妙的海上天堂。

    10月5日,上午十时,在探索舰队停驻的海边,突然出现了数十艘独木舟,载着一百余当地土著,呼号着向这边驶来。

    舰队司令当即命令全体成员进入武装警戒状态,一支支火枪被迅速发放下去,在军官的指挥下,列队于船舷一侧,举枪朝土著涌来的方向瞄准。重庆老Q的1635汉风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