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玄幻小说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在线阅读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336节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336节

    第421章 这该死的灵光

    回到皇宫后,子受连续发下了三道政令。

    一是推广马耕,二是收贵族私田为公田,三是兵役。

    公田与马耕,是在乡野田地里想到的,兵役则是回宫后,灵光一现。

    有了新式农具,耕种效率提高,你们就以为休息时间更多了?

    不可能,义务服役,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

    正规军大规模裁撤,各地的奴隶又还没到,正好能让服役的农人补充朝歌军队的战斗力。

    毕竟将贵族的私田收为公田很容易引来反对,万一弄不好暴动就麻烦了,多点人看着,也能形成不大不小的威胁。

    这样一来,还能抵消公卿下乡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本来子受还打算在农忙时令百姓服役,不过被群臣劝阻,他也就算了。

    只要强制服役就够了,不管是农忙还是农闲,农人们除非人均抖m,不然绝对心有怨言。

    ……

    鲁雄正在兵部大殿为兵役发愁。

    万万没想到,纣王会趁着公卿下乡的机会,颁布了一个极为艰巨的政令。

    让百姓服兵役好不好?

    好。

    纣王看似暂时和贵族进入了蜜月期,但到了最后,贵族方面的支持者不会太多。

    真正值得朝廷信赖的,只有百姓以及奴隶。

    也只有以这些人当做兵源,军队才能发挥战斗力,才会在未来对不臣诸侯的东征西讨中,发挥作用。

    如此一来,兵役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仅能提前筛选出适合入行伍的人,还能在朝歌重整军备的时候,补充战斗力,形成威慑。

    按理来说,如此完美的一条政令,只需要思考如何推广以及落实就够了,看起来极为简单。

    但是鲁雄感到压力山大。

    兵役虽然有益,但与百姓的意愿相逆啊!

    谁愿意来服役?还是强制性的?

    一个弄不好,就是谣言四起,如果被有心人扇动利用,更为麻烦。

    鲁雄第一时间召集了朝歌之中的诸位将军。

    粗枝大叶的将军们虽然脑子直,但都很有能力,不一会儿就商定出了一个章程,诸如服兵役的年龄要求、时间要求、地点所在、管理方式、训练方法等,基本都有了个大概。

    但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做完后,依然没能克服最大的问题——民怨。

    鲁雄记得纣王颁布政令的时候,言语中对民怨毫不在意。

    是的,纣王可以不在意,因为这是为了国家安危。

    可身为臣子,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不能让君王背上这口莫名其妙的锅。

    但是鲁雄真的没啥办法。

    强制服役就是强制服役,尤其是在新式农具出现,耕种效率提升之后。

    农人们都以为在辛苦的农忙时期结束后,能有更多的农闲时间来好好休息,未曾想竟要去服兵役。

    这种情况下,甚至比在往年施行兵役所受到的非议更大。

    想要让百姓乐意接受兵役,谈何容易!

    鲁雄甚至都觉得这是姬昌的阴谋,姬昌甘愿发明曲辕犁与龙骨水车,不仅是在为民谋福祉,也是在营造名声,说不定姬昌早就猜到了纣王想要强制服兵役才这么做,如此便可让兵役更加为人诟病。

    双方名声此消彼长,西岐更有利了。

    “逆贼,逆贼啊!”

    鲁雄口中叫骂着,不断拍打桌案,心中无比愤恨。

    正发愁间,殿外走来一名将军。

    鲁雄抬头一看,是晁田。

    “晁将军,你那马耕推行的如何?”

    鲁雄随口问道,负责马场事务的晁田也在兵部任职,这次与兵役一并颁布的马耕,就是晁田所负责。

    晁田拿着一沓纸坐下,肃穆道:“不太顺利,虽然有不少驽马,但马耕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所需要的犁完全不搭,还得重新制作,驯养起来也很麻烦,整个马场都手忙脚乱。”

    晁田十分惆怅:“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明明推行牛耕就行了,但是看陛下的意思,似乎是执意要推行马耕,难不成就为了不妨碍毛衣的生产,能多产几件羊毛衣?少死几个人?”

    “我总感觉有问题,定是姬昌从中作梗,那老头身怀反心,看似顺从,实则暗自谋划,只怕这次也是他使计骗了陛下,利用了陛下的仁心。”

    晁田显然不看好马耕,明摆着有牛耕这么方便的方法,配套的曲辕犁也是现成的,为什么要另辟蹊径,特意选择马耕?

    鲁雄沉默片刻,皱眉道:“我觉得,会不会是陛下在将计就计?”

    晁田愣了愣:“将计就计,此话怎讲?”

    鲁雄解释道:“姬昌因为发明龙骨水车与曲辕犁声名远扬,不能随意处置,但其身怀反心,绝对不能多留,会不会陛下知道这些政令会遭到民怨,打算将一切推给姬昌,以此为由将其杀了,永绝后患?”

    晁田想了想,摇头道:“我倒是也这么想过,但……得不偿失,推广牛耕能让百姓过得更好,依着陛下以往的作风,在陛下眼中,百姓的利益绝对超越了杀姬昌一人。”

    鲁雄点头:“是我多想了,难不成陛下当真是被姬昌欺瞒了?若是如此,我等还须早日觐见陛下,揭露姬昌的险恶用心才是。”

    “不!”晁田突然灵光一现,拍案阻止了鲁雄,将计就计,就是将计就计!

    “嗯?”

    “鲁尚书,我忽然发现,有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晁田静了好久,才缓缓道:“鲁尚书可知道,马耕为何不如牛耕?”

    鲁雄摇头:“不太清楚,不过刚才你也说过,马不如牛容易驯养,而且还没有适配的曲辕犁。”

    “不止如此。”晁田将手中的纸张摊开,指着上面的记录,一一道来:“马耕还有更多问题,喂养马匹所需的饲料比牛更精细,马蹄也比牛蹄更脆弱,经不起地里的小石头折腾。”

    “按照马场中驽马的花费来粗略估算,养马的成本是养牛成本的三、四倍,若是牛死了,还能宰杀卖肉,而马肉却是不太好卖,只能卖皮。”

    鲁雄又拍起桌案:“马耕竟然存在如此之多的问题,姬昌用心险恶,定要上谏陛下杀了那老儿!”

    鲁雄已是怒极,没想到姬昌都被关起来了,还敢忽悠陛下,暗地里搞事情,难道当他们这些大臣是摆设吗?

    “鲁尚书且慢。”晁田将鲁雄拉住,继续道:“既然有许多坏处,那鲁尚书可还知道,也有益处?”

    鲁雄不动了,瞪着晁田,等他将话说完,你小子怎么老是说话只说半截?

    第422章 三位一体

    日夜守着马场的晁田,一说到自己的专业,便侃侃而谈起来:“相较于那些劣势,马的优势也很突出,马匹在速度上,远超于牛。”

    鲁雄狐疑道:“依你的意思,莫非是推广马耕后,农人们在农闲之余,还能体验下策马奔腾的感觉?”

    “哈哈哈!”晁田被鲁雄给逗笑了:“这也不是不行,兴许农闲时还能参与马场的赛马,争个名次!”

    他顿了顿,正色道:“速度是马匹的特长,马一天干的活,是牛的三倍甚至四倍,对于农人而言,快速犁完地,自然是好事。”

    “六畜为马、牛、羊、猪、狗、鸡,马居于首位,西园之中有牛房、羊房、豕房、狗房、禽房,唯独没有马房。”

    “而代替马房的,则是占地比整个西园都大的马场,这是为何?”

    “只因为马匹最为重要,用途广泛,驼、骑、拉,皆可。”

    鲁雄狐疑道:“这倒是没错,不过用途广泛,便能代替老牛来犁地耕田吗?”

    晁田点头:“自然,但不是单一的马耕,而是要结合多方面来看。”

    “结合多方面来看?”

    “除了推行马耕外,陛下还要强制农人服兵役。”

    “是啊,我之前就在为兵役而苦恼,怎么,兵役还和马耕有关系?”

    “这是自然,陛下已经做出了提示,陛下最初是想要在农忙时强令农人服兵役,只是被我等劝阻了。”

    “农忙时怎能服兵役,那只会让本就难以处理的民怨变得更棘手。”

    “不,鲁尚书可还记得反贼萧银提出来的军屯?”

    “记得。”

    “有军屯自然有民屯,陛下属意的,就是这民屯,以朝廷的统率力与威信为核心,调动百姓,让百姓有组织的进行屯田耕种,这样一来,喂养马匹的成本也会降低,既然喂养一匹马的成本是牛的三、四倍,而马的耕种速度又是牛的三、四倍,如果三、四户农人共用一匹马,成本不就降了下来,速度也与牛耕一样?”

    鲁雄在晁田的分析下瞠目结舌,一户农人养马,成本自然大大提高,可多户农人共养,成本就低了下来,而马的速度比牛更快,并不影响犁地效率。

    鲁雄完全消化这番话后,不断点头才道:“果然,这才是陛下的意思,在农忙时让百姓服役,通过兵役让百姓以朝廷为中心接受管理,使用马耕,这么一来,成本大降,一旦研究出有关马耕的新技术,也能迅速统一推广,半农半兵,提升耕种效率的同时,甚至在服役的农人,都会有成为骑兵的可能!”

    “甚至,这朝歌百姓就是最适合的马耕与兵役对象,有着马场与赌马,他们正是最了解马匹的人啊!”

    晁田的话实在太有道理了,一直以来,纣王给人的印象都是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怎么可能栽倒在区区姬昌手中。

    姬昌想以马耕来算计纣王?不存在的。

    “等等……”鲁雄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莫要欺我,马耕比牛耕更快的论断,放在不同的地方,效果不一样,曲辕犁需要人与牲畜相互配合,从速度上看,马匹确实比牛更快,只是,耕地时,马的步伐快慢需要与农人的步伐协调一致,若马拉的步伐太快,扶着曲辕犁的农人无法适应,最终也不能保证耕地的效率。”

    “而且老牛的速度也不会太慢,因为犁地速度的控制权,始终掌握在农人的手中,此外,还有各种因素会影响到耕地的速度,如土地平整度,在平地上犁地比在坡地上犁地更快,农人犁地的技术水平、曲辕犁的质量,也会影响到犁地速度,并不是说马比牛快,犁地速度就会更快。”

    说完这番话,鲁雄竟感到十分诧异。

    这还是那个只知道行军布阵打打杀杀的自己吗?怎么连犁地都懂得这么多?

    再一想,他便明白了纣王的良苦用心,这还不是公卿下乡所带来的吗?

    这一切都是他亲自下到乡野,在地里一下一下,刨出来的经验。

    晁田笑笑,道:“我与鲁尚书一样,都下到过田间协助农人耕种,又怎么会不懂这些道理?这土地的问题,就涉及到陛下所提出的最后一个政令——将贵族的私田收为公田。”

    “这私田一旦成了公田,便可由朝廷随意处置,是服兵役的农人来耕种,还是贵族来耕种,只是一句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