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为什么要逼我
人之道刻石立碑于泰山之巅。
凡参与者皆可署名其上。
不得不说,袁谭只是点了个火,而申屠蟠煽了个大风。
在这种气氛下,先是学官的众人躁动表现。
接着郭图、毛玠等人就无语起来。
我们是治中大夫啊,立法是我们的事啊。
你们学官的著书立说,名垂青史就算了,怎么这立法的名头也来抢。
于是,郭图和毛玠也顾不上矜持了,拉上督邮郭誕,从事孟达,争吵起来。
说是最多给学官几个荣誉的称号。
这样一来,首倡的申屠蟠和孔融怎么可能答应,他们学官人多势众,最喜欢论道讲宇宙。
人之道创立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插手。
申屠蟠一挥手,祢衡、徐干等小将也围了上来。
回过味的孔融开起了狂喷模式:
“立法是你们治中的事没错,但这是立法么,这是立道,立的还是人之道!
人之道懂不懂?
那是人间运转的规则,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岂是你们几个治中大夫能做的事情?
这是要海内大儒,经学博士才能做的事情。
谁是海内大儒,谁是经学博士,谁的学生遍布天下?”
申屠蟠趁着孔融说话的间隙,大声补充道:“不说我们学官,就是上计椽、司农、鼓吹署、义舍、将作府!
甚至各位太守、相国,都尉、校尉,将军,有好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都可以署名!”
孔融:“......”
他扭头就想喷队友申屠蟠,却被蔡邕给拉住了。
已经插不上嘴的袁谭:“......”
暗想人老精鬼老灵,还是申屠老爷子看的透彻。
知道排排坐分果果,谁都不能少的道理。
果不其然,这一呼喝,诸葛玄、张导、郭谌、郑益恩、孔顺、袁遗、辛毗等人也加入了撕扯的阵容。
王脩、邯郸商、曹嵩、辛评、高柔等人也不甘落后。
尤其辛评似是口才不太好,还把鲁肃推了出来。
那些校尉、都尉和将军们有心想说话,可张了张嘴,却是说不出什么道道。
一个个急的脸红耳赤,于是咋咋呼呼道:“某也要,某也要!”
人之道什么的,他们不太懂,但刻石立于泰山之巅,这个诱惑就足够大了。
张辽看向于禁:“泰山是某等打下来的!”
于禁登时反应过来,大喝道:“对呀,泰山是某等打下来的啊!”
......
只有上计椽的郭嘉等人还保持着冷静。
贾诩看到袁谭的目光,更是躬身一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
“听公子的啊!”
“是啊,听公子怎么说!”
争吵注定没有结果,问题注定还是落到袁谭这里。
当众人终于在几个主事者的安顿下冷静下来,看向袁谭的时候。
袁谭笑道:“署名这一块,在座的肯定都是要署名的。”
听到这句话,不少人顿时放下心来。
至于治中大夫郭图和毛玠还有些不爽。
但被袁谭一个眼神,郭图登时明白过来,想起了袁谭说过的一句话。
不忘初心!
我的初心是什么呢?
丞相啊!
于是郭图也软了......
郭图一软,郭誕立马噤声,孟达还没有及冠......
毛玠举目四顾,只能喟然长叹。
“人之道,当通俗易懂,让每个人都能看懂!”
袁谭见没有人反对,于是开始定调子。
他可不想搞个人之道之后,下面再衍生出几十个流派。
钻研人之道的解释,并抓住解释权。
这样人之道,就会像一些先贤之书那般,被人不断的曲解。
“唯公子之命是从!”
郭图带头躬身行礼,其他人也急忙跟上。
不过,有喊府君的,有喊将军的,有喊主公的,有喊袁青州的......
袁谭微笑点头,这就好么,他开始回忆起前世的一些知识,正要说话。
郭图忽地又喊了一声:“唯公子之命是从!”
众人相顾愕然,不过也有人反应比较快,尤其申屠蟠,他也跟着大喝了一声:“唯公子之命是从!”
他这一喊,就带上了学官众人。
他们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跟着申屠蟠肯定不吃亏的道理。
于是跟着一起喊道:“唯公子之命是从!”
郭图第三次躬身行礼:“唯公子之命是从!”
这一次,明白不明白的,都跟着齐声:“唯公子之命是从!”
公子者,天下为公者也。袁公子为众生首倡人之道,当为众生之公,谦称“公子”,自此“公子”一词为袁讳谭公子所独有,他人必加姓矣。——《公子志》,华彦作,孔顺修。
袁谭体会到郭图的良苦用心,微微颔首,向众人还了一礼。
“人之道的创立,绝非是一两个人可以做到的。
这需要群策群立,由治中成立一个人道治中大夫院。
州牧府、将军府、治中大夫和学官各有六人在其中,州中各部主事在其中,并可提两个名额在其中,各郡国有四人在其中。
当然,只是个初步的架构。
至于人之道立,其他人也可以参与,并把意见汇聚。
最终泰山之巅的立碑,最起码,在场的人名单都要有。”
大致介绍完架构,袁谭开始根据后世的一些知识,对人之道进行阐述。
“我们青州子民,为完善人道运行之规则,建立一个大同之世,树立正义,保障青州子民的安宁,保障青州子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使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以享受公平、正义和自由,特为青州立人之道。
第一条,青州人之道为大汉人之道,天下人之道,凡青州子民,当以此为己任。
第二条,礼敬大汉天子。
第三条,青州所封爵位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
......
人之道订立的事情,在袁谭的主持下,很快告以段落。
后续事宜由诸葛玄、张导、郭图、毛玠及申屠蟠、孔融、蔡邕等人牵头。
其实,事情的大头,很可能还是落到郭图头上......毕竟郭家世代治法,专业更对口。
而郭图也是最敬业的......
“当此盛事,要不要写一篇赋?”
“当然要写!”
“不是登泰山的时候写么?”
“登泰山的时候自然要写,现在也要写!”
“谁来写?”
“我来!”
“我来!”
“祢衡,你算老几!”
......
最后。
迎着众人的目光,袁谭心中无语,我不想做文抄公,你们为什么要逼我!
为什么!!
于是提笔:“圣人故地,青州新府,星分苍宿,地接岱宗,襟龙江而冠北海,控徐兖而引辽乐。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袁谭下孔融之塌。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红落的三国之袁家长子
凡参与者皆可署名其上。
不得不说,袁谭只是点了个火,而申屠蟠煽了个大风。
在这种气氛下,先是学官的众人躁动表现。
接着郭图、毛玠等人就无语起来。
我们是治中大夫啊,立法是我们的事啊。
你们学官的著书立说,名垂青史就算了,怎么这立法的名头也来抢。
于是,郭图和毛玠也顾不上矜持了,拉上督邮郭誕,从事孟达,争吵起来。
说是最多给学官几个荣誉的称号。
这样一来,首倡的申屠蟠和孔融怎么可能答应,他们学官人多势众,最喜欢论道讲宇宙。
人之道创立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插手。
申屠蟠一挥手,祢衡、徐干等小将也围了上来。
回过味的孔融开起了狂喷模式:
“立法是你们治中的事没错,但这是立法么,这是立道,立的还是人之道!
人之道懂不懂?
那是人间运转的规则,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岂是你们几个治中大夫能做的事情?
这是要海内大儒,经学博士才能做的事情。
谁是海内大儒,谁是经学博士,谁的学生遍布天下?”
申屠蟠趁着孔融说话的间隙,大声补充道:“不说我们学官,就是上计椽、司农、鼓吹署、义舍、将作府!
甚至各位太守、相国,都尉、校尉,将军,有好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都可以署名!”
孔融:“......”
他扭头就想喷队友申屠蟠,却被蔡邕给拉住了。
已经插不上嘴的袁谭:“......”
暗想人老精鬼老灵,还是申屠老爷子看的透彻。
知道排排坐分果果,谁都不能少的道理。
果不其然,这一呼喝,诸葛玄、张导、郭谌、郑益恩、孔顺、袁遗、辛毗等人也加入了撕扯的阵容。
王脩、邯郸商、曹嵩、辛评、高柔等人也不甘落后。
尤其辛评似是口才不太好,还把鲁肃推了出来。
那些校尉、都尉和将军们有心想说话,可张了张嘴,却是说不出什么道道。
一个个急的脸红耳赤,于是咋咋呼呼道:“某也要,某也要!”
人之道什么的,他们不太懂,但刻石立于泰山之巅,这个诱惑就足够大了。
张辽看向于禁:“泰山是某等打下来的!”
于禁登时反应过来,大喝道:“对呀,泰山是某等打下来的啊!”
......
只有上计椽的郭嘉等人还保持着冷静。
贾诩看到袁谭的目光,更是躬身一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
“听公子的啊!”
“是啊,听公子怎么说!”
争吵注定没有结果,问题注定还是落到袁谭这里。
当众人终于在几个主事者的安顿下冷静下来,看向袁谭的时候。
袁谭笑道:“署名这一块,在座的肯定都是要署名的。”
听到这句话,不少人顿时放下心来。
至于治中大夫郭图和毛玠还有些不爽。
但被袁谭一个眼神,郭图登时明白过来,想起了袁谭说过的一句话。
不忘初心!
我的初心是什么呢?
丞相啊!
于是郭图也软了......
郭图一软,郭誕立马噤声,孟达还没有及冠......
毛玠举目四顾,只能喟然长叹。
“人之道,当通俗易懂,让每个人都能看懂!”
袁谭见没有人反对,于是开始定调子。
他可不想搞个人之道之后,下面再衍生出几十个流派。
钻研人之道的解释,并抓住解释权。
这样人之道,就会像一些先贤之书那般,被人不断的曲解。
“唯公子之命是从!”
郭图带头躬身行礼,其他人也急忙跟上。
不过,有喊府君的,有喊将军的,有喊主公的,有喊袁青州的......
袁谭微笑点头,这就好么,他开始回忆起前世的一些知识,正要说话。
郭图忽地又喊了一声:“唯公子之命是从!”
众人相顾愕然,不过也有人反应比较快,尤其申屠蟠,他也跟着大喝了一声:“唯公子之命是从!”
他这一喊,就带上了学官众人。
他们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跟着申屠蟠肯定不吃亏的道理。
于是跟着一起喊道:“唯公子之命是从!”
郭图第三次躬身行礼:“唯公子之命是从!”
这一次,明白不明白的,都跟着齐声:“唯公子之命是从!”
公子者,天下为公者也。袁公子为众生首倡人之道,当为众生之公,谦称“公子”,自此“公子”一词为袁讳谭公子所独有,他人必加姓矣。——《公子志》,华彦作,孔顺修。
袁谭体会到郭图的良苦用心,微微颔首,向众人还了一礼。
“人之道的创立,绝非是一两个人可以做到的。
这需要群策群立,由治中成立一个人道治中大夫院。
州牧府、将军府、治中大夫和学官各有六人在其中,州中各部主事在其中,并可提两个名额在其中,各郡国有四人在其中。
当然,只是个初步的架构。
至于人之道立,其他人也可以参与,并把意见汇聚。
最终泰山之巅的立碑,最起码,在场的人名单都要有。”
大致介绍完架构,袁谭开始根据后世的一些知识,对人之道进行阐述。
“我们青州子民,为完善人道运行之规则,建立一个大同之世,树立正义,保障青州子民的安宁,保障青州子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使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以享受公平、正义和自由,特为青州立人之道。
第一条,青州人之道为大汉人之道,天下人之道,凡青州子民,当以此为己任。
第二条,礼敬大汉天子。
第三条,青州所封爵位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
......
人之道订立的事情,在袁谭的主持下,很快告以段落。
后续事宜由诸葛玄、张导、郭图、毛玠及申屠蟠、孔融、蔡邕等人牵头。
其实,事情的大头,很可能还是落到郭图头上......毕竟郭家世代治法,专业更对口。
而郭图也是最敬业的......
“当此盛事,要不要写一篇赋?”
“当然要写!”
“不是登泰山的时候写么?”
“登泰山的时候自然要写,现在也要写!”
“谁来写?”
“我来!”
“我来!”
“祢衡,你算老几!”
......
最后。
迎着众人的目光,袁谭心中无语,我不想做文抄公,你们为什么要逼我!
为什么!!
于是提笔:“圣人故地,青州新府,星分苍宿,地接岱宗,襟龙江而冠北海,控徐兖而引辽乐。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袁谭下孔融之塌。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红落的三国之袁家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