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秦嬴鱼在线阅读 - 大秦嬴鱼 第149节

大秦嬴鱼 第149节

    既然已经选

    择舍生取义了,你要是将他救下来,说不定人家还要骂你多管闲事呢。

    ......

    人口统计一直在进行中,目前,秦鱼手中拿到的户籍簿册,已经有百万人口了。

    不算之前被强制迁走的原韩国河内人口,目前河内的人口主要成分为七万秦军刑徒、隶臣、商人、欠债者等,原河内老弱,二十万上党庶人,三十五万赵军降卒,十万迁徙而来的秦人,二十万留在河内没有回乡的秦军卒,部分走不了的魏人,随着城池一起割让给秦国的赵国贫民,以及秦鱼、白起、孟伯禾等大贵族在此驻扎,从自己老家调拨过来的私兵、家奴、奴隶等人口,组成了现在河内这样成分复杂的形势。

    河内目前秦人与他国人口的比例为41:56,没有达成1:1的人口比例之前,秦鱼始终不能放心,就怕有哪个刺头挑动事端,让这些他国百姓们生了反心。

    原本一日三餐的制度,也开始变为两餐,一个是为了节省食物,另一个,就是秦鱼非常害怕给那些赵军降卒和韩人一个秦人巨富的错觉:不抢白不抢,万一抢成功了呢?

    秦鱼去跟白起说他的担忧,白起只淡淡的给了他一句:“我已经让还在晋阳的司马梗带着十万大军赶过来了,那几十万赵军降卒我也已经下令重点看管,闹事的直接杀了就是了。”

    自从秦鱼主张接手这几十万赵军降卒之后,白起对秦鱼就爱答不理的,倒是没跟秦鱼闹矛盾,相反两人平日里相处共事也越发丝滑,就是吧,缺少了以前那种志趣相投的亲近感,变的公事公办起来。

    秦鱼对此也无法,白起是个成熟的有自己思想的大人,又不是小孩,不是秦鱼哄两句就能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立场的。

    秦鱼一听司马梗要带着大军撤到河内,不由又有了一个新的担忧:“十万大军从晋阳撤回,上党岂不是要空了?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晋阳原本是赵国的都城,在上党的最北端,控制了晋阳,就相当于控制了上党在北端最大的一个进出口,白起让司马梗去攻战晋阳,就是为了能与秦国的河东郡从西部相连接,

    抵御赵国从北部派军攻打上党,控制住晋阳,上党就完全落入秦国控制之中了。

    白起:“秦赵撤军之后,上党原本就已经

    空了,现在就是把上党让给赵国,赵国也不敢接手,更别提来占领了。”

    秦鱼默然,上党这么大一块地,虽然都是崇山峻岭,但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盆地,能养育不少百姓。

    兵过如篦,秦赵在上党这么一开战,北上党的百姓如何了秦鱼不知道,但南上党的百姓,可是被他一锅端的都给移到河内来了。

    白起说上党现在就是一块空地,绝对不是夸张,而是在描述事实。

    两年征战,上党的百姓们早就逃的逃,散的散,原本的农田房屋早就都荒废了,现在又是冬天了,赵军若是在此时进军上党,连个补给都没有,还真就跟白起说的,秦国就是让赵军来占领,赵军都不会来。

    更何况,现在的赵国,还有兵吗?

    赵国还有兵,兵都在北边抵御匈奴呢!

    所以,上党空着就空着吧,大冬天的,除了秦国,没有国家会出兵的。

    就连秦国,也是在某人出世之后,才形成的一种战略风格,一般人想学都学不来现在的秦国的豪横。

    秦鱼稍稍放心下来,等司马梗的十万大军到了之后,河内的秦人人口和他国之人口基本上就持平了,而且,秦人要更占优势一些。

    因为秦人大多数都是全副武装的军卒,而他国之人,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百姓,真正有战力的,还是那三十五万没有装备的赵国降卒。

    只要他们安静了,河内就安静了。

    要想将这五十多万成分复杂的他国人变成秦人,没有其他办法,只有经过时间的更新换代之后,才能消磨掉这种斑驳的紧张感。

    不过目前来说,组合还算平稳,唯一担心的就是,在明年夏收之前,粮食可能不太够吃的。

    今年秦国腹地关中地区,因为旱情,粮食减产近三分之二,交上赋税之后,百姓手里,基本上就没有新粮了。

    虽然没有新粮,但百姓们家中囤积有旧粮。

    新耕种方法、新粮种的推广,新农具的普及,新养殖政策的放松,在不增加赋税、甚至偶尔减负的政策加持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关中的百姓们不说家家富的流油,但家家囤积了足够的粮食倒是真的。

    除了粮食,还养有自家吃不完只能卖掉的鸡鸭猪羊等

    牲畜,院子里种着葡萄、柿子、枣子、石榴等果树,虽然因为旱情白忙活了一年,但有之前的囤积,百姓们心中倒还能稳的住,没有慌乱。

    也是为了奖励百姓们能在旱年还能交上赋税,秦王下令,开放山林渔泽,允许饥饿的百姓到原先属于国家和大贵族的林苑中去自己打猎捕鱼摘果子吃,这个‘林苑’,包括以前秦鱼让人在路边种的各种果树。

    当年秦鱼为了能利用葡萄、柿子等果树酿造出醋、酒等调味品,下令在道路两旁和空着的荒地里种植果树。这些果树,平日里由官署亭长等小吏看管,采摘施肥浇水的时候,就发动有偿劳动,雇佣百姓去照顾这些果树。

    这些年发展下来,关中的果实,尤其是栎阳周边的果树早就已经形成了规模,每年都能为当地官署创收不小的份额,所以,当地官署,对这些果树,也都非常上心,养护的很好。

    秦鱼当年种这些果树,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供给百姓灾年救荒用的。

    今年,这些果树着实发挥了大作用。

    如果没有秦王按照以往的惯例收足赋税,其实这些果树,几乎派不上用场,仍旧会被摘下来送去发酵酿醋。

    但谁让秦王仍旧按照以往的惯例收赋税了呢?既然百姓们手里的粮食都交赋税了,实在贫苦家中存粮不多的百姓,只能去摘果子吃了。

    秦鱼知道秦王居然没有给受旱情影响的百姓减免赋税之后,自己把自己关起来大骂秦王周扒皮黄世仁,等听到秦王下令开放林苑渔泽让百姓自己去找食吃的时候,心里就也没那么生气了。

    秦鱼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这就算是另类的资本循环了吧。反正那些属于王室和大贵族的林苑放着也是放着,要是缺少人去打理,果子猎物什么的还都浪费了呢,让百姓们进去采摘渔猎一番,正好有利于生态循环,就当搞一次大清理了。

    封建王朝都还没有建立呢,你让一个最大的奴隶主去考虑蝼蚁们的感受,委实有些太为难他了。

    关中旱情,百姓们非但没有饿死,秦王还往河内调拨了部分粮草,供给白起这边的大军嚼用。

    从这方面来看,秦王无疑是一位非常贤明,任何将军都会喜欢的雄主。

    虽然有秦王拨来的粮草,但如何养活河

    内的百万人口,仍旧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秦鱼只能自救。

    好在,汤榆算是有准备的,河床上种植粮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秦王大半年都没有向大军供应粮草的粮荒,现在,无论是原河内百姓,还是后来迁徙而来的百姓、收下来的俘虏等人口,都没有一刻停下的通过各种方法种植粮草。

    以及,还有几十万牛羊兔豕等牲畜做补充。

    初秋河床获得丰收之后,汤榆本来还要打算趁机再种一波粮的,但秦鱼和农家们考虑良久之后,还是没有种植粮食,而是在河床上撒了紫苜蓿等牧草的种子,河水没有蔓延上来的时候,可以在此放牧牛羊,割草养兔,如果河水突然暴涨,蔓延上来,淹没的也只是牧草而已,没有损失。

    河内目前这种只出不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表面上看着似乎不缺粮草,但谁也不知道明年是个什么光景,所以,为了能从各种渠道获得粮食,秦鱼在忙碌河内的民生之余,又将视线投入了楚国。

    秦鱼收到的最新消息,蒙骜的长女,蒙武的长姊,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嫣和小姐姐,已经亲自骑马披挂上阵,带领百越军卒抵御楚国的平叛,如今已经爵至五级大夫了。

    只要她能再进行一次歼灭千人以上的大胜,她就可以继续升爵,成为将领了。

    秦鱼对此很期待,这可是秦鱼见到的第一个在战场上真刀真枪领兵作战厮杀出来的女性将领,跟那些从丈夫、儿子身上继承来的爵位不同,嫣和的爵位含金量,跟当世任何一个领军作战的将领没有任何的区别。

    秦鱼暗想,只要你能有与名将并列的本事,你就不会站在任何人的身后。!

    第144章 信件(霸王 12 营养液27000加更)

    秦鱼以财货开路,原本会向以往一样在楚国无往不利,但楚国的权贵并不傻,这个时候卖给秦人粮食,就是妥妥的资敌,偏偏运送粮食乃是大宗物资,不是隐人耳目就能骗过去的。

    楚国不仅不卖给秦国粮食,还联合魏国,封锁了各大关键通关路口,禁止一粒粮食朝北面大河边运输。

    都不用打探,这个断绝秦人粮草的计谋,就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出的。

    自从秦鱼在南郡掀起越人叛乱之后,黄歇就对这个秦国的安平君恨的牙痒痒,秦鱼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就将楚国南地拉入叛乱之中,以至于楚王不得不给大贵族下令,让他们带着大军去南地平叛。

    各家的兵力就这么些,平叛的将领们每带走一些兵卒,黄歇能统集在一起组织合纵的兵力就少一些,这让黄歇怎么能不恨?

    更加可恨的是,秦国明明没有向南郡派将领,南郡却有人将那些零散的越人给集合起来,组建成了一支相当可观的军队,与楚国的平叛将军打的有声有色,导致楚国这边,不得不加派兵力去继续镇压平叛。

    赵国兵败,魏国失地的消息传到黄歇的耳中的时候,黄歇暗道:机会来了。

    他原本是想亲自到魏国去拜访魏王的,但他临行前,在自己府中遭遇到了刺杀。

    刺杀他的,居然是赵人。

    黄歇得知的时候,竟然有一种浓浓的既命感。

    这是报复,这是妥妥的报复。

    黄歇原本不想追查这些刺客,继续出发去魏国,但是,他又遭到了刺杀。

    出城门的时候,又又遭到了刺杀。

    登船的时候,又又又遭到了刺杀,而且,这一次,刺杀的人数更多,攻势更凶猛,虽然最后将刺客全部杀死,但他也受了轻伤,是绝对不能继续去魏国了。

    要是在船上的时候遇到刺杀,他可真就跑都没处跑了,无奈,只能打道回府养伤,顺便清查抓捕城中所有的赵人游侠,来保证他的安全。

    黄歇养伤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想起过南郡的那位姿容艳丽的女郎,放言要他有血光之灾,他之前担心了好长时间,他见这么长时间都无事,便放松了警惕,如今连番遭遇刺杀,倒是有了一种果然来了的安定

    感。

    黄歇虽然遇刺受伤出不了门,但他还是派遣门客代表他去拜访魏无忌,希望能请动魏无忌一起去游说魏王,与楚国合纵,一起攻打秦国。

    黄歇坚持合纵攻秦的原因有三。

    一个是能报当年在秦国时逼迫割地之仇。如果此次合纵成功,让秦国还回当年的三百里楚地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他是想趁着秦赵开战有损伤,且秦国汉中大旱的机会去攻打秦国,毕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最后,唇亡齿寒,从秦人挑动越人叛乱就可看出,秦国弱楚之心不死,如今秦赵之战大胜,又攻打下魏国这么多城池,拖的时间越长,秦国在魏地的统治越牢固,若不趁秦国还未稳的时候去攻打,等秦国站稳脚跟,秦国这个庞然大物,可就真的不可撼动了。

    所以,赵、魏、韩楚四国,居然是离得最远的楚国最先开始牵头谋划合纵的事,魏国和赵国,则是被联动的那个。

    对春申君黄歇来找他一起合纵抗秦,魏无忌是惊喜的,他正愁如何抵御秦国的野心呢,楚国就主动找上门来了,魏无忌没有道理不答应啊。

    与此同时,魏国还秘密派遣商人和能人异士去秦国,打算将平原君赵胜给解救出来。

    魏无忌相信,只要平原君离开秦国,回到赵国,赵、魏、楚三国就可合纵,共同夹击秦国河内,将秦国赶回函谷关去。

    魏无忌派去秦国营救赵胜的计划成功了,但要论功,魏无忌的营救团队只能占一半的功,剩下的一半功劳,乃是赵胜自己争取的。

    当年,赵胜因为主张赵国接手上党,被赵王派去上党与冯亭做交接,结果,在上党直接被冲进郡守府的秦骑兵给掠走了,从秦军只杀死了当场愿意归赵的上党官吏,对庶民却秋毫无犯来看,秦骑兵此行的目的,就是将他带去咸阳。

    赵胜被一路疾驰带到咸阳之后,虽然狼狈,但赵国并没有慢待与他,相反,因为秦国想要以他为要挟让赵王收回接收上党的主意,秦王让赵胜住进了王宫中,好吃好喝好陪的照顾他

    但是,赵王君臣玩了一个顺水推舟,将赵胜作为质子抵押在了秦国。

    赵胜:......虽然我知道不能轻易放弃上党,但是,我只听说过将自己的儿子、兄弟送

    到他国做质子的,还没听说过将自己的叔叔送出去做质子的?

    谁见过年岁这么大了还要被送到他国做质子的?

    他平原君赵胜,做到了。

    被放弃的赵胜倒是不生气,他就是觉着羞耻。

    秦国也不再礼遇与他,直接将他关在了一处废弃的宫殿中,严加看守,每日只给饭食,不让他饿死,其余的,就不管他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安平君就经常派遣奴仆来教他种菜种谷物,安平君赵鱼虽然人没来,但给他带来了话:“秦赵即将开战,为了避免秦王政务繁忙,忘记了让人给平原君送饭,饿着了平原君,特遣人来教安平君种植、打理田地,这样,即便在宫里,平原君也能做到自给自足,不用困顿与三餐,低声下气的求人去了。”

    平原君看着眼前的犁、锄头和钁头等农具,还有全套的锅碗瓢盆,甚至还牵来一头大黄牛给他养,说是能帮他犁地......

    平原君目瞪口呆,平原君及其的愤怒,平原君引经据典破口大骂,平原君骂的口干舌燥,平原君累的气喘吁吁,平原君骂不动了,躺在硬木板上默默流泪......

    平原君赵胜曾经不止一次的逃跑,但他想尽了各种法子,甚至把宫殿都给点燃了,想趁乱逃跑,但几百个人看守他一个人,实在简单,总是连宫殿的院门都没跑出去就被抓了回来,次数一多,时间一长,他就不跑了,也跑不动了。

    种地是肯定不会种的,打死都不会种,他就不信,秦国还真的能把他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