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第171节
到坐上骡车告别亲人的时候,严磊其实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放松感的。 等上了火车,他小心地问:“这趟回来,没有不高兴吧?” 他每天盯着呢,看谁敢给乔薇脸子看。 乔薇从包里掏出一个洗干净的苹果,一边削皮一边告诉他:“你放心,这是你的家,你什么想回来,我都陪你回来。” 严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乔薇说:“人有个能回去的地方,挺好的。” 严磊点头。 可虽然这么说,真等下了火车回到博城县下河口区的老军属安置区,打开铁锁,推开院门,看到自家那浅黄色的泥墙,凉床,靠垫……严磊才真正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 虽不是出生的地方,却是安心的地方,是可以不设防的地方,是能彻底放松的地方。 严磊的肩膀都松了下来。 这一年,还算平安地度过。 只是如今中学校几乎都没法正常上课。大批的学生和无法安排工作岗位的待业青年到处游逛,滋生出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其实这一年的上半年,乔薇瞧着赵团长家的英子成天不上学到处乱跑,就劝过杨大姐,要么送英子去技工学校,要么想办法直接安排工作。 但英子才十四岁,杨大姐和赵团长始终觉得她“还小”,总觉得不着急。 乔薇也没法逼人家。 刚子倒是没事,刚子已经从技工学校毕业,进入工厂成为一名焊工了。 杨大姐让他把工资全部上交,他主意大得很,不肯。最后每个月只上交一半的工资,自己留一半。 他是大哥,很有大哥的风范,还似模似样地不时地给弟弟妹妹们一点零花钱。 弟弟妹妹如今更听他的话了。 长子就是这样。长子如果自己能立起来,就是家里的第二个爹。 不过严家的第二个爹不是严柱,是严磊。 乔薇不确定大事件的具体年份,但她看着如今青少年学生的情况,隐隐感觉那件大事也快了。 果然,这一年的年底,伟人做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乔薇所熟悉的那场覆盖全国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终于揭开了序幕。 新年过完,县里成立了知青办,街道挨家挨户地统计。这一年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还有刚毕业但待业在家的社会青年,都在统计范围之内,统称为城市知识青年,就是后世俗称的知青。 统计到赵团长家,刚子已经工作了,倒不在这个范围内。 林夕夕赵团长答应了给她办户口,但不是现在。赵团长答应她,给她找好对象,就把户口扒过来。 但一直以来给她介绍的都没成。户口的事就一直搁置了。 何况她还没什么文化,不算是知识青年,根本不在统计范围内。 但英子是跑不了了。 她是在校生,也不是独生子女,家里也没有人生重病需要留下陪护,也没有就业、顶替岗位等等情况。总之,她是没有什么可以躲避的符合政策的正当理由的。 而且这时候赵团长正担任博城县的军代表,好多眼睛盯着呢,也不能顶风行事。 没办法,英子就成了知青,被安排下乡。 但好在,他们这里是小县城,具体到居住地,更是生活在小镇上。 县城之外、镇子之外,就是“乡”了。 不像大城市的知识青年,跨越千里去了全然陌生的农村。陌生习俗,陌生食物,陌生口音。 英子他们这些小镇知青下乡的地方,离下河口只有三十公里。 一个礼拜之后的周日,乔薇炖了肉,端了一碗去给杨大姐送去,一进门就看见英子蹲在厨房门口拿着个鸡腿啃得眼睛冒绿光,黄鼠狼似的。 乔薇:“……” “姨,你来啦!”英子腮帮子鼓鼓地跟乔薇打招呼。 乔薇说:“你怎么回来了?” 乡里有知青办和大队同时管着,理论上知青是不能离开指定地区的。 英子一乐:“我爸给大队上打点好了,我星期天可以离队,只要晚上赶回去别过夜就行。” 这比起大城市知青可真的幸运太多了。 乔薇跟杨大姐说:“虽然近,也还是想办法给孩子弄回来。” 早点回来早点安排。 等大拨知青回城潮,那时候工作岗位又该紧张了。 杨大姐早后悔没听乔薇的早早给英子安排工作,心疼得不行:“说是在那边睡大通铺,吃的也不行。” 下了乡,没有亲妈也没有表姐照顾,知青们洗衣做饭都要自己动手。 从林夕夕来了赵家,这几年英子过得其实都是有保姆的生活,哪受过这种罪。 “老赵已经在跑动了。” 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 何况亲爸是有点本事的人。 英子二月份下乡的,离家只有三十里。 六月,被亲爹给捞回来了。 十月,严磊和潘师长分别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信。 他们两个人脸色都变了。 第131章 严磊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信, 拆开一看,脸色就变了。他直接去找了潘师长。 潘师长也收到了来自妻子的信。 潘师长看到严磊,说:“你来得正好。” 他又打电话, 把赵团长马团长等几个嫡系都叫来了,开了个碰头会。 最后,严磊说:“我去吧。” 潘师长同意了。 严磊回家就收拾东西, 告诉乔薇:“我去趟北京。” 这如火如荼的时期,去北京干什么? 乔薇脑子飞快转动, 直接问:“是吕家出事了还是潘师长爱人……不, 是吕家出事了是吗?” 如果是潘师长爱人有事, 潘师长不可能自己坐着不动,只派严磊过去。 只能是吕家。 严磊的老领导姓吕。 吕家和潘家还是通家之好,背景深厚。 那位老领导最小的弟弟还和严磊、赵团长他们都做过战友的。是在老领导牺牲之后,作为家里最后的儿子, 被父母强制转业回家去了。 他叫吕天泽。之前吕天泽陆陆续续地帮着从北京弄了一些书给寄过来。去年开始形势变得更紧张了, 才不弄了。 严磊就喜欢乔薇这样完全不用废话解释,她反应比谁都快。 她也不阻止, 也不抱怨,而是马上帮着严磊收拾东西。 “全国粮票还有多少我看看。” “这些点心带上路上吃。” “就你一个人吗?” 严磊说:“我带四个人过去,别担心,那边有人,师长在安排了。” 乔薇穿过来已经四年了, 这个时间早就击穿了原文的时间线, 但又还没到番外的时间线。 这是一段信息空白期。她并不知道中间这些年严磊都做了什么。 北京和上海都是漩涡的中心, 吕家背景又深, 这趟过去没那么简单。 她给他把风纪扣系好,压住自己的担心, 抬起眼,轻轻地说:“自己小心。有事先保自己。” 严磊看着她的眼睛,在这一刻忽然意识到,原来在家国大义之外,在朋友恩情之外,对妻子和孩子来说,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对乔薇和严湘来说,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这个本该明明白白却又突如其来的认知,让他的身体里忽然充满了力量。 他忍不住低头亲了亲乔薇的唇,告诉她:“你放心。” 乔薇点点头,送他出门。 赵团长就在院子外,吉普车也在院子外。 赵团长也说:“弟妹别担心。” 严磊冲乔薇点点头,跟赵团长一起上车走了。 赵团长在车上叹道:“我就喜欢弟妹这一点,遇事沉稳,从来不慌。” 严磊微微一笑。 严湘问妈妈:“爸爸干什么去了?” 乔薇说:“爸爸在北京的朋友遇到困难了,他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