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在线阅读 - 第313节

第313节

    今年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希望之后能顺利些。

    或许是上天都听到了沈华柔的心声,很快就有喜事来。

    过了几日,孟婧瑶又来找她,“嫂子这些日子没什么事了吧,我在家育了些秧苗,嫂子要不要跟我去看看?”

    粮食是百姓根本,沈华柔哪里能说不去,她巴不得马上就能到地方看到。

    路上却是发生了点小插曲,坐在马车里孟婧瑶突然干呕了一声。

    “胃不舒服?”

    “不是,怀孕了。”

    上次她来找沈华柔就是为了说这个事,但没来得及说。

    这个消息立马就扫干净了沈华柔这些日子来的阴霾,“什么时候有的?你倒是瞒得紧。”

    “两个月了,这不是一直没有机会说么。

    嘿嘿……嫂子这不是也知道了么,就别跟我计较了。”

    姑嫂二人一路说着育儿经,感觉转瞬的功夫就到了赵家。

    到了秧田边上沈华柔才知道她竟然在家里开辟出了一块田,也不知道是什么弄的,此时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看着长势喜人。

    “这个可是我研究了好久的,之前在庄子上就弄过,只是没有成功。

    来了陵城之后就被别的事耽误了,正好现在在家有时间,总算是有了成效。”

    第410章 活路

    本来沈华柔是有些心疼那些盐,但在看到孟婧瑶育出的这种能提高产量的秧苗,沈华柔也就不再想那些了。

    再看到立在田地边上的一个像弓和铲子的物件,再看孟婧瑶让人试用之后的效果,沈华柔别说是有多畅快了。

    田地粮食是百姓根本,他们关起门来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等有了余力再向别人伸出援手。

    “这些秧苗我先种了试试,不过家里家里没有水田,你想办法吧。”

    孟婧瑶说得坦然,沈华柔接得顺当,“好,交给我。”

    顿了顿她又想到,“你现在身子不方便,以后的事你尽管用嘴,别到处跑了。”

    沈华柔是被她事事亲力亲为给吓到了,现在可不是在庄子上,她也不是当年的小姑娘了。

    却见孟婧瑶笑着摸肚子,那里还没有显怀什么都看不出来。

    “放心吧,我有数,不会拿他开玩笑。

    今儿我找你来就是要把后续的事交给你,以后我最多就是动动嘴皮子。”

    她虽然是说着这么爽快,沈华柔还是不放心。

    回家之后又跟贺元凌嘱咐,“婧瑶现在有身孕了,平日里没什么事的话就早些让晋山回去。

    不是陪着她,是盯着她。

    要是没有人盯着她,她能上房揭瓦。”

    一听说是孟婧瑶那丫头有孕,贺元凌还愣了会儿,好似没有反应过来一般。

    “竟然怀孕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呵呵……就是觉得不可思议,她在我心里就是个假小子。”

    当哥哥的这么说妹妹,就算是表妹也不合适。

    于是沈华柔给了他一个白眼,“没你这么当哥哥的。”

    结果贺元凌梗着脖子怼她,“哪有你这么当姐姐的,伯承来才两天就被你赶着走了,没见他不情不愿的样子吗?

    雅雅和蓉蓉都抱着舅舅哭,你这当娘当姐姐的也不心软。”

    说来说去,他就是不舍得闺女哭,是真的舍不得小舅子?

    沈华柔不想在这个已经过去的事情上跟他多话,伯承在梁州待着也不是个事,他既然是要游学那就去。

    他说要去冀州,那里有人等着他。

    一时间基地又忙碌起来,用犁可比人翻地快得多也轻松得多。

    这几年梁州都是以税银代替粮食,但就算是这样,经过两次战事之后仓库里也没有余粮了。

    好在,梁州的路在这几年的努力下有大变化,冬日里下雪压垮的房屋也越来越少。

    转眼贺元凌又忙得不可开交,“我要出门一趟,什么时候回来还不能定。”

    沈华柔本不想问他具体的,但不问又不放心。

    结果贺元凌小声在她耳边说了两个字,“铁矿。”

    在沈华柔还沉浸在惊讶中时,耳边又响起贺元凌的声音,“不亲自去不放心。”

    “好,注意安全。”

    沈华柔不求他早日回来,只求他平安回来。

    经过两年战事,梁州兵力未减反增,各地冲着梁王的名头投奔而来。

    吃饱饭,按时发响,战死有抚恤。

    只是兵士十数万人的口粮军饷问题都是一大笔的开资,更何况还要应付各种税收。

    夏日酷暑,各地开始建窑,砖窑,碳窑。

    从前最难的徭役是挖运河,如今却是自愿参与也有人争着抢着去。

    只因为有粮吃,有工钱发。

    炎炎夏日,又是冰块上场的时候。

    只挣梁州百姓的银子?自然是不可能。

    趁着这几年挣了银子,赵靖还想将堤坝再修一修。

    各地的砖窑一出窑,价格也比之前更低一些,手里稍微有点余钱的百姓也能将家里的房子修修补补一番,再有些余钱的,推翻了重新盖。

    入了秋,赵赵靖一封折子送到那位御案之上。

    连年征战加地动雪灾,百姓苦不堪言,请求减税。

    梁州本就不是出产之地,百姓困苦也不是一天两天。

    皇帝本是不允,但赵靖接下来又给了他一份折子。

    上头赫然是夏日制冰之法,虽不可食但却能做别的用处。

    想到今年夏天突然在各地冒出来的冰块,皇帝早就眼红那份利益。

    以后,都是他的私库。

    于是皇帝大手一挥,减免部分税收。

    赵靖也早就想通透,与其一味的藏着掖着,被人惦记着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拿出去换更适合他们的东西。

    也算是,换一份暂时安稳。

    往大义上说,也是利国利民的事,他护着梁州百姓的时候,也不是半分都没有想到天下百姓,只是他能做的有限。

    秋后丰收,减税的消息在梁州大肆扩散,这年冬天终于是有粮。

    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一窑窑炭被运到街边铺子售卖。

    所有铺子都挂着梁王府的旗号,价格却是有史以来最低价。

    稍微能挤出些许铜板的人家都能买得起一筐过冬,铺子门口排着长队,都是拿着户籍的百姓。

    终究是有量,只能如此控制。

    好歹,这个冬天不算太难熬。

    又是一年春,整个陵城都有专门的秧苗发放下去种植。

    也有百姓不愿意轻易尝试,怕一年的辛苦白费导致一家人都没有粮吃。

    总有胆子大的迈出第一步带头,王府承诺当年税收再减半。

    春种之后百姓们就看到有衙役拿着尺子在各村各乡丈量山地荒地,两月之后有衙役到各村贴告示。

    允许在范围内开垦荒地,头一年免税,更是出了对应荒地的税收标准。

    消息一出,简直就犹如凉水落进油锅炸开了。

    从前也不是不允许开垦荒地,但那荒地开出来至少是前三年都是亏,之后再成了熟地也不一定能落到他们的手里。

    这一次,是给他们活路了吗?

    紧接着又是一道告示下来,伤残退伍兵再次被征,集中到一起开垦荒地,发粮发响。

    到了地方才发现,不仅是伤残兵,还有年轻力壮的兵,他们半日练兵半日种地。

    而他们这些伤残去了,顶多就是做后勤帮忙,就连断了腿的也能坐着剥豆子,挑选精种,只要做事就有饭吃。

    多少以为只能成为拖累家人的废物,可现在却又给了他们一条能看得见的活路,这条路是王爷给他们的。

    第411章 爹的乖儿子

    多少人都看到过梁王抱着还不满周岁的小郡主在田埂上,那是给予他们能活下去的光。

    有光自然也有暗,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只是一个陵城就处死过数十人,有官亦有商。

    赵靖,是有些人眼里的光,也是有些人眼里的恶魔。

    比起遥不可及的赵靖来,能让他们能近身感受到的是赵将军夫人。

    打从孟婧瑶出了月子之后,她又像当初在山庄一样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