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和龙傲天一起建设祖国[快穿]在线阅读 - 第173章

第173章

    他们是正规电视台的记者,建造医院缺少人手的事,电视台的领导们有所听闻。

    要是能安排相关的报道,一方面能够让公众安心,相信国家的医疗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号召市里的一些志愿劳动力,加快医院的建设。

    只是疫情当前,按照规定是不能够安排记者到这样人员密集的地区进行采访的,所以来工地采访,完全是记者出于自愿。

    但门卫要是按照规矩来办事,不是他不想放他们进去,没有上面的吩咐,也考虑到他们的安全,工地门槛实在是不能让他们踏进去。

    记者想进去,可惜拿不到采访的申请;门卫想放他们进去,可惜没有上面的同意。

    说到底,大家都是被规矩给困住了。

    “不是我为难你们,就算是省医的院长带人来,没有吩咐也是不让进的。”

    为了把记者们劝走,门卫还拿刚才发生的事说给他们听:“真的,省医的院长一大早就带了一大批人来,说是来帮忙的,进了这个门没多久,也被里面的人给拦回去了。听我一句劝,回去吧!实在不行,让你们台长跟负责人联系,联系好了你们再来。”

    省医的院长?袁振华?

    记者们对这个名字可太熟悉了,据说福汉市第一例新冠肺炎就是在省医发现的,也是省医收治了感染肺炎的零号病人。

    等等,他刚才说什么?

    袁院长一大早就带着一大批人要来工地帮忙,而且还被赶走了……

    原来就连医院的院长都被规矩束缚着,哪怕是这样的特殊时期。

    “那个谁,把门打开!”

    记者们刚要走,隔得老远就听到了一声中气十足的吆喝。

    顺着声音望去,那一群黑压压的人群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扛着一件家伙,乍一看有种要来打架砸场子的架势。

    袁振华不知道从哪弄了一辆电动车,冷风中,他呼吸带出的呵气犹如白色的火炬拉出了老长。

    把电动车停在工地门口,袁振华随意揉了揉冻僵的耳朵,赶紧把车篮子里印有“省人民医院”的白色塑料袋拿了出来。

    “他们的检查报告都在这,需要用到的消毒喷雾和口罩马上也会送来。”

    吸了吸快要流到嘴里的大鼻涕,他又把兜里的手机掏了出来,把照片给翻了出来,“给,这是你们负责人的同意书,还有签了字的责任告知书,哦对了,还有两批人估计下午也得来,用得资料到时候我再让人送来。那啥,他们都不要工资,所以薪酬协议就没签,你们能每天管三顿饭就成。”

    “两顿,两顿就成!”后面跟着的镇民接了一句。

    门卫不可思议地看着袁振华带来的这些文件,眼神里多了几分敬意:“您,您走这会功夫,真是去办手续了啊?”

    袁振华的两条腿被吹了一路,冻得膝盖疼。他跺跺脚,故作不耐烦地催促道:“你就说放不放他们进就完事儿了。”

    门卫:“放,肯定放啊!”

    工地人员众多,为了方便管理和安排,每个工人都要准备各项资料。像这些记者一样,袁振华一大早就带着镇民们来,说要让他们在这儿干活。

    可这哪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儿?

    被门卫挡回去后,袁振华就开始多番奔走,又是安排他们核酸检查,又是挨个联系了项目的每一个负责人,最后可算是把事情给办妥了。

    因为不是正式的招募,又有规矩在上面压着,要安排镇民们进来干活,各个环节都是费了一番大功夫。

    幸好结果是好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又看在镇民们一片好心的份儿上,也就允许他们身为“关系户”进工地帮忙了。

    特殊时期,为了保证秩序,规矩固然是不能坏。可你通融一下,我关照一下,也未免会乱了分寸,有时候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目送镇民们走进工地,袁振华可算是松了一口气,遥遥看去的目光犹如送孩子上学的老父亲。

    袁振华正准备蹬着小电动车离开,倏地注意到了边上那些记者们。

    别看他们一个个不说话,可脸上那小表情,简直跟没钱上学又渴望知识的娃娃们一模一样。摄像机和话筒,就是他们学习用的笔和纸。

    “您就是袁院长吧?”

    一位女记者走上前,恭敬地躬着身子。哪怕有口罩挡着半边脸,袁振华也能看到她眼神里的乞求。

    “我们是福北卫视的记者,请问……”

    第60章 世界抗疫战士和中医药剂专家(24)

    医院里, 袁振华刚挂断电话,还没给手机充上电,“嗡嗡”的蜂鸣声震得他手一滑, 差点把手机摔在地上。

    “喂?袁振华?!”

    电话那头气势汹汹地叫嚷着他的名字,“不愧是堂堂省人民医院的大院长,你可真是办得一手好事啊!”

    袁振华咽了咽嘴里那口没吃完的包子,随手把手机放在了办公桌上。

    这音量,就算不开免提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了。

    袁振华漫不经心地撕开包子皮, 里面的肉馅已经没了刚出锅的香气,晶莹的肉冻里依稀能看到几颗绿色的葱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