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玄幻小说 - [三国同人]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在线阅读 - 第101章

第101章

    曹操盯着郭嘉的手,这双手比寻常男子的手要单薄一些,白皙修长,形态优美,被炭盆的热气熏着,渐渐染上一抹残红,夭冶暗生。

    每次触碰这浪子的手都被嫌弃,曹操这回换了一个方法,“奉孝,你的发冠歪了。”士族子弟都特别在意这个,还有临死也要先把发冠系正再咽气的,郭嘉也会扶冠的吧?到时他去帮忙,不能算轻薄的。

    然而,郭嘉没什么反应,继续烤着火,曹操把郭嘉发冠上的缨带解开,装模作样地轻轻推一推,又将缨带系上,手指有意无意地拂过郭嘉的头发,又掠过他的侧脸。

    郭嘉丝毫没觉察到异样,还在替这位枭雄思虑,简直操碎了心:“听说曹家富庶,令尊去琅邪躲避战乱,锦缎珠宝装了一百多车,不光贼寇垂涎三尺,就连不少官吏都十分眼馋,如果我们直接和徐州开战,

    令尊真的很危险。”

    曹操正春心荡漾,听到这番话,顿时有点羞惭,这人如此忠诚,一心替他打算,他居然在偷偷地吃豆腐!

    但郭嘉总是这么贴心,真的不是想邀宠?

    曹操这个年纪,可以说是阅尽人间春色。他的后院美人众多,丁夫人庄重、卞夫人柔媚、环夫人聪慧、尹夫人文雅、来莺儿风骚善舞……唯独没尝试过男子的滋味。

    郭嘉越是才识过人、智谋超群,曹操就越想征服他,肆意轻薄、凌虐,直到这人的身心都刻上属于他的烙印。谁让郭嘉生得那副模样,让人看着就想狠狠地欺负一番。

    不过,不管郭嘉是不是在套近乎,他的话都有道理:曹嵩那边有安全隐患,需要防患未然。

    曹嵩花一亿钱买过太尉的官职,这事妇孺皆知,想打劫他的人如果排个队,能从濮阳城排到鄄城。要搁在以前,曹氏家丁众多,贼寇只能空惦记,吞不下这庞然大物。但现在是什么世道?到处都是乱兵和流寇,时常有大族被洗劫一空,一夜之间就覆灭。

    曹操也没心思继续占便宜,琢磨着找一个稳妥的人,去把曹嵩接到兖州来。

    “泰山太守应邵办事可靠,让他去迎接家翁。”

    郭嘉:“……”就是这个应邵,奉命去接人,不知道为什么,没起半点作用,曹嵩被杀,应邵就卷铺盖投奔袁绍去了。

    曹嵩之死,直接让曹操在仇恨中丧失了理智,对徐州人展开残酷的报复:在泗水边,杀戮数十万百姓,“水为不流”。

    不管有什么理由,郭嘉都不能认可这种行为。但试想一下,如果曹嵩遇害,他能拦住一个儿子,不让他为父亲报仇吗?

    所以曹嵩怎么死都行,就是不能让曹操有借口报复社会。

    按照演义的说法:温厚纯笃的老好人陶谦想结纳曹操,派都尉张闿护送曹嵩,张闿一看,曹嵩有一百多车辎重,抢他这一回,一辈子都不愁没钱挥霍,于是杀尽曹嵩全家,取走财物,逃到淮南去当大富翁。曹操非要把这笔账算在陶谦头上,兵犯徐州。

    但按照正经史册的记载:陶谦昏乱,疏远忠直的幕僚,任用谗邪,还有和贼寇一同劫掠百姓的劣迹。“温厚纯笃”这四个字,恐怕有

    待商榷。

    关于这件事,《世说新语》中有另一种说法:曹操派应邵去接曹嵩,应邵还没到,陶谦秘密派遣数千骑,掩捕曹嵩,杀人劫财,一个活口也没留。

    哪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汉末著名的人物品评专家、月旦评的主持人许劭对陶谦的看法:“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陶谦表面上爱惜名声,其实内心并不纯正。

    许劭是以品评人物准确度奇高闻名天下的,他对陶谦的评价应该比较中肯。

    郭嘉摸了摸鼻子,他又要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人心,这真不是一个好习惯。

    他更倾向于:陶谦不是什么老好人,但也不像幕后黑手。根据陶谦的处事习惯,他是一个喜欢观望的人,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袁术和袁绍兄弟掐架的时候,他都在观望,并且抓准时机,从中获利。

    不过凭空猜测没用,郭嘉向曹操提议,让曹洪多带一些兵去接曹嵩,他还准备给徐州的陈登写一封信,托他照拂一下曹嵩,让曹嵩安全通过徐州的地界。

    陈登是一个非常豪爽的士族子弟,中二病文艺青年,一直有扶世济民的伟大志向。

    在郭嘉的冠礼上,他们结识,并且一见如故。这两年书信往来不断。

    不过当初相识的时候,一开始,谁都没问对方的名字,纯属两个吃货对鲜鱼脍的一十八种吃法的热烈讨论,郭嘉并不知道,对面那个看起来相当无害的吃货,就是将来曹操玩无间道的主角之一,把吕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陈登。这个陈登是真的不简单,据说他担任广陵太守期间,先后击败过孙策和孙权,让江东孙氏无法越界一步。

    郭嘉挑灯,给陈登写信,一转眼就话唠了数十行文字,除了交代曹嵩的事,还附赠一份新研制的菜谱。没办法,性情相投,又都特别爱吃。

    郭嘉不自禁的唇角上扬,在末尾又加上一行字:见字如晤,请谨记当日赌约,不可偷食生鲜,尤其是生鱼脍。嘉顿首,再拜。

    野史上说陈登是吃生鱼脍感染寄生虫挂的,这也是一种预防。

    夜己深,仍然能听见帐外士兵巡逻的脚步声,曹操治军严谨,哪怕是战事结束,也没有撤掉警戒的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