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玄幻小说 - [三国同人]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在线阅读 - 第161章

第161章

    戏璕:早不放人,晚不放人,偏偏这时候把贾诩送去张绣的身边,你是诚心给刘表添堵呢?

    南阳郡的治所在宛城,张绣如果降曹,那就等于是把荆州的门户暴露在曹军的面前。刘表不得不以蔡瑁为帅,出兵援助张绣。

    听说张绣降了又叛,杀死曹操的侄子曹安民,重创曹操的大将许褚,就连曹操本人和他的长子曹昂也险些丧命,这可不是什么小过节,荆州军的主帅蔡瑁可以确定:张绣投奔谁都不可能再投奔曹操。

    蔡瑁派使者去联络张绣,谋划合力夺回宛城,穷途末路的张绣,以后只能靠荆州供给粮草,一定会成为荆州最好的守门犬。

    然而,很快传来贾诩一剑斩杀荆州的使者,张绣投降曹操的消息。

    蔡瑁彻底懵圈,他屯兵于南阳郡舞阴县,押送着救济张绣用的粮草,为了帮张绣突围,才出面和曹操敌对,张绣居然直接投降?

    更大的精神打击还在后边,好戏才刚刚开场。

    曹操亲自在淯水岸边祭拜阵亡的将士,激励士气,派于禁为先锋,迎战荆州军。于禁在湖阳击败蔡瑁的先锋部队,俘虏荆州将领邓济。曹操大军直奔舞阴,击败蔡瑁。

    蔡瑁千里迢迢运来的、救济盟友张绣的粮草,被已经加入敌对阵营的张绣带兵抢走,还顺手掠夺了一批辎重。蔡瑁损兵折将,几乎郁卒,退守襄阳城。

    其实在见到贾诩之前,张绣更倾向于去依附刘表,但贾诩劝他,刘表不过是一个座谈客,曹操才是能成就霸业的人,就算投靠刘表,将来曹操攻打荆州,还是得降曹。

    降曹有三个优势:第一、归降朝廷,名正言顺。第二、曹操兵少,一定会受到重用。第三、曹操志向远大,不仅不会伺机报复,还会封赏仇人,展现胸襟气度。

    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贾诩故意砍了荆州的使者,借此表明绝不投靠刘表。

    曹操十分满意,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参司空军事,封都亭侯,食邑二百户。表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宣威侯,食邑千户。

    一众文臣武将都有赏赐,其中于禁累功封为益寿亭侯,食邑两百户。

    留下赵云驻守宛城,曹操回师许都。

    离许都还有十里,忽听鼓乐齐鸣,以董承为首的官员,零零星星地分列在道路两旁,以隆重的礼节迎接曹操。

    这是天子刘协的命令,他要让百官都知道,曹操僭越,有不臣之心。

    荀彧劝止了大多数公卿,所以只有董承、王子服等洛阳系顽固派的官员、新来的孔融、以及天子身边的几位侍中在这里上演闹剧,其他官员都留在许都处理公务,根本没来蹚这浑水。

    董承嫌人太少,声势不够大,还拉来不少许都的士绅凑数。

    郭嘉前所未有的尴尬,他的病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曹操照旧邀他同车。所以等董承行完跪拜大礼,一个侍中躬身上前,替曹操打起车帘的时候,众人愕然发现:车上不止一个人,曹操的身侧还有郭嘉。

    董承身后,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郭嘉的身上。眉目清隽灵秀的青年,发冠微微歪斜,漏下几缕青丝,官服上压出几道褶皱,腿上还盖着毯子,就像是原本在车上躺着,才坐起来。

    在众人或鄙夷、或玩味、或探究、或欣羡等各种目光的注视之下,郭嘉坦荡自若,甚至唇角微扬,露出一个浅淡随意、如清风明月般疏朗的笑容。

    曹操跳下马车,压根不理那些来搞事情的官员,径直翻身上马,直奔许都皇宫。

    淡淡的药香味随风弥散,侍中仍然揪着帘子直发愣。

    郭嘉被冷风一吹,又咳得面色潮红。他用折扇轻轻一敲那待中的手,戏谑道:“劳驾,请阁下让一让,不是美人挑帘相邀,嘉是不会留下的。”

    这是什么浑话!听着就像在青楼调戏女郎一样。

    小皇帝刘协想引导公卿百官弹劾曹操僭越弄权,结果事与愿违,文武百官的关注焦点全都偏了,他们更好奇郭嘉和曹操到底是什么关系。

    行同骑乘,坐共幄席,当真只是礼贤下士?

    郭嘉:又是躺着中枪……

    孔融是孔子的嫡系子孙,当世大儒,最看重礼仪,郭嘉这般行径,落在孔融的眼中,就是藐视礼法、衣冠不整、当众戏狎。仅仅一个照面,孔融对郭嘉的印象就差到极点。

    况且在学术上,他们也是站在对立面。

    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使许多经书亡佚。西汉初年,官府请遗老、长者口授经书,用隶书记录《礼记》、《尚书》、《论语》、《春秋》等书,称为“今文”。

    后来,鲁恭王扩建王宫,拆除孔子的故居,从墙壁中发现《礼记》、《尚书》、《论语》、《春秋》等古籍,皆以古籀文(大篆)书写,称为“古文”。

    于是汉代经学分为两派,今古经学之争持续了将近三百年。

    孔融、国丈伏完等人属于今文派,而颍川私学中盛行古文经学,曹操的幕僚中,颍川士子众多。荀彧、荀攸、郭嘉等人的授业恩师和族中长辈,基本都属于古文派。荀彧的六叔荀爽为《周易》作注,是古文派的代表之一。

    曹操不在许都的这些日子,朝堂上早已吵翻天。起因是荀彧伴驾的时候,给小皇帝刘协讲解了一篇《尚书》,恰巧是今文《尚书》中不存在的内容。很显然,是古文《尚书》中多出来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