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 第2750章

第2750章

    进京也十多年,可想起江宁织造府的旧宅,还是令人魂牵魄系。

    天宝在旁,察觉出李氏的感伤,拉着她的袖子,道:“老太太别着急,孙儿好生读书,早点中进士,去江宁做官,就带老太太去。”

    他话虽带了孩气,可里面的孝心却是真心实意,李氏很是欣慰,摩挲着天宝的后背。笑眯眯的道:“好,祖母等着。”

    听着小侄子这般说,长生也添了郑重,道:“母亲真想去江宁转转?”

    对着儿孙,李氏也没什么可瞒的,露出几分缅怀道:“怎能不想?虽说进京这些年,可还是念着南边。你们长在京中,不知道南边的好。不说旁的,就是那水也比京里的甘甜。夏日里江鲜山菜不断,说不出的美味。”

    “等天宝出仕太久了,还不如指望七叔。”天慧在旁道。

    长生跟着点头道:“就是,就是,明年我就能下场了……”说到这里,他却有些犹豫起来。

    李氏见小儿子如此,道:“你才多大,急什么?若是不想下场,就再等一年。”

    童试三年两考,长生明年十四,后年才十五岁。后年下场,也算年纪小的。

    长生摇头道:“可不小了,天佑与左住、左成他们像儿子这么大时,已经下场。我是寻思着,童试这里还罢了,一关一关考下去,问题不大。乡试那里就看运气,多半是没指望,那样的话儿子就去考笔帖式。”

    曹家虽不是耕读人家,可从曹项开始,男丁也多走科举之路。

    听着小儿子这般说,李氏不解道:“怎么想起要考笔帖式?是不是学里先生说什么了?”

    长生讪笑这点头,道:“让母亲说着了。儿子早就开始学着做八股,却是少了灵气,差了成色。先生说,儿子国语、蒙语说的好,可以在国文、蒙文上多下功夫,另辟蹊径。”

    这学业教育上之事,李氏听听而已,实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只是记在心里,想着等曹颙回来同曹颙说。

    笔帖式出仕,升迁是快,可官场上讲究是不是科班出身。

    长生不想考进士科,不知对前途有没有大碍……

    曹颙落衙回来,就看到了李卫的礼单。

    这半车东西,全下来或许都用不了几百两银子,比不得曹颙在户部衙门随大班得的“炭敬”,可难得的是这份精心。

    礼轻情意重,说的不外如是。

    到了兰院,李氏好生叮嘱一番,让曹颙夫妇用心给李卫回礼。李卫既实心实意的,曹家这边也要多用心才好。

    至于长生打算考笔帖式的打算,李氏也同曹颙说了。

    曹颙并不意外,旗学里出来的八旗子弟,除了走父荫直接出仕外,靠自己上进的,多半是考笔帖式,参加乡试、会试的有限。

    因为旗人参加乡试、会试,比汉人竞争更激烈。

    全国的旗人,都在顺天府参加考试,而每次录取的名额又有限。

    像天佑他们几个顺顺利利的过了童试与乡试的,极为难得。

    考笔帖式,就没那么苛刻。

    若是有真才实学,只要取得考试资格,多半没问题。

    像曹家这样的身份,想要得到一个笔帖式考试资格,也不是难事。

    “您也别太担心,笔帖式考试多在乡试后,这还有将近两年的功夫。两年后,长生也大了,要是他坚持,笔帖式考试就笔帖式考试。在六部里当差,到底是在跟前,也好照应。”曹颙道。

    长生所谓去江宁做官的话,李氏只当玩笑,没有对长子说提,不过心里到底存了几分指望。

    回了梧桐苑,初瑜也提起李卫的礼,说起李氏心情甚好。

    “都是江宁土产,老太太曾念叨过的东西,李卫有心了。”曹颙道。

    初瑜抿嘴笑道:“这零零碎碎的,哪里是李卫能预备下的?听说李家那位二太太是个贤惠仔细的人,多半是她的手笔。”

    曹颙听了,点了点头,道:“既是皇后身边侍候过的,贤惠不贤惠的不好说,仔细定是有。”

    初瑜轻哼一声,道:“只是这二太太过于贤惠,当家主母可就只能做摆设。”

    曹颙听妻子话中对李卫将家务托给二房妾室的行为不满,不愿她对李卫有所误解,道:“你就放心吧,李卫行事素有侠义之风,不是那种宠妻灭妾之人。只是他二房的身份在那里,让其当家理事,也能安那位的心。”说到最后,已是压低了音量。

    李卫要在京城暂留一段时间,等到万寿节后才回南边,曹家的回礼倒是不急。

    李家在京城虽没留什么人,可京里有赐宅。

    曹颙没有耽搁,次日便使人往李宅送了拜帖。

    两人虽是故交,早年还能往来不忌,现下彼此身居高位,多少双眼睛瞅着,反而不好随意相见。否则,谁晓得又被人编排出什么瞎话。

    曹颙帖子上,写了若是李卫得空,想要找时间请他在外头吃饭。

    李卫当天就回帖,却是说自己要请客,若是曹颙这边能抽开身,就定在十五大朝会那天的晚上。

    外地督抚,除了陛见,又经了大朝会,公事处理完,与老友小聚便也不惹眼。

    曹颙又使人回了帖子,算是定好饭局。

    没等到大朝会之期,又有两位奉旨朝贺的督抚到京,是云贵总督鄂尔泰与河南总督田文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