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在线阅读 -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76节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76节

    凤宁赶紧去材料商那边,秦师傅订购的10号铁丝没有到货,因为交了定金,所以也不敢去别处买。

    凤宁了解完情况,对商家说:“既然10号铁丝没有,那我们就换8号的吧。我看你这里有不少8号的。”

    商家说:“我早就说了,让她换8号的,她说8号的太粗,用不上,不愿意换。”

    “没事,这事我做主,你给我们送一吨8号铁丝过去。”凤宁说。

    秦师傅对凤宁说:“10号铁丝扎骨架已经够了,8号铁丝太粗了,不好折动。”

    凤宁说:“那就用8号铁丝做固定支架,另外再换个地方买10号铁丝。”

    秦师傅看凤宁处理事情这么利落,不由得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差得太远了,明明自己做灯笼的时间比她长得多,有些人真是天生就适合干这一行。

    材料很快就备齐了,凤宁召集所有人开工,给大家分了工,五人一个灯组,一个组带一个新人,凤宁和秦师傅的灯组带两个新人。

    凤宁的两个舅舅都在凤宁组里,凤宁也没什么意见,舅舅跟着自己就跟着自己吧,教谁也是教。况且这是自己的长辈,要有点什么,别的组长也确实不好对两位舅舅说什么。

    大舅陈百顺人很踏实,凤宁干活的时候,他就在一旁打下手,递材料和工具,出力气的时候也上来帮忙。

    小舅陈百利则心思有些活泛,他人其实很聪明,做东西很快就能上手,干了没两天,就问凤宁:“我们每天吃的菜也是你二姑去买的?她一个人忙得过来不?要不要我去帮忙?”

    凤宁说:“不用,我已经给她找了帮手,你干你的活吧,小舅。”上海的临时工没厦门的好请,所以只招了一个人。

    陈百利说:“那你每天给她多少钱买菜,她跟你报账吗?”

    凤宁说:“她都记账了。小舅,难道你不想扎灯笼,想去做饭?”

    陈百利嗫嚅一下:“做饭也没什么不可以。”

    凤宁说:“你灯笼扎得很好,为什么要去做饭?你先熟悉工艺,等以后我人数足够了,会按照工艺来发工资。负责上色的画工工资最高,负责扎骨架的次之,最少的则是裱糊工。小舅你不会画画,但是扎骨架还是可以的,工资会比做饭高不少。”

    陈百利有些悻悻地摸了摸鼻子。

    凤宁其实也猜得到,小舅其实就是羡慕二姑可以直接接触到现金,每天凤宁给的买菜钱都有上百块,要是随便克扣几块,一个月下来,几乎就可以多拿一份工资。

    其实二姑每天都把账给凤宁看了的,剩下的钱也都交给了凤宁,一分没昧。凤家的人虽说缺点一箩筐,但在耿直这点上是没话说的。

    陈家人其实也都勤劳肯干,小舅之所以这样,多半还是小舅妈的缘故,小舅妈好逸恶劳,小舅就挖空心思捞钱,好满足老婆的各种需求。

    长辈的家事凤宁不好说什么,但杜绝小舅钻空子还是可以的。

    第81章

    因为还要回去布置南安灯

    会, 凤宁要求大家抓紧时间干活,争取早点完工回家。

    除非下大雨或者下大雪不能开工才休息,别的时间都在抓紧时间干活。天气好的晚上, 甚至都要开灯加两个小时班, 忙到八点才下班。

    没有人撂挑子不干,大家都知道布置完上海的灯会, 还要回去布置南安的灯会, 只要有活干,就有钱赚,没人对此表示不满。

    从现在忙到过年,将近三个月时间。三个月的工资加奖金,就有上千块。哪怕是今年新来的,也有六七百, 干什么能挣这么多钱?

    凤宁也不怕人偷奸耍滑,因为每个组总共五个人,谁干活了谁没干,组员们心里都门儿清,你不干活, 跟人家拿一样的工资, 人家心里能舒坦?肯定要跟老板反映, 下次再办灯会,就别指望再叫你了。

    凤宁村里就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单身汉,平时也是游手好闲,听说做花灯不仅可以挣钱, 还可以全国各地到处玩, 便软磨硬泡缠着凤金宝说尽好话,想要跟着一起去。

    每次凤宁一回家, 他就跑来央求凤宁带他去做事。还说动了曾长林帮忙说话,曾长林看他穷得不像样子,好不容易主动想干活挣钱,便去找凤宁说情。凤宁本着扶贫的心理,答应让他去试试,上次去西安办灯会的时候就带上了他。

    结果那老小子没坚持几天,就开始偷奸耍滑,告病要休息,结果自己出去玩了,而且还请了不止一次假。还是他自己跟人炫耀去看了兵马俑才被发现的。凤宁当时听完也没说什么。

    等回到南安后,结工资的时候,他干了多少天活,凤宁就算了他多少钱,并且当场宣布以后再也不会用他。

    后来不管那老小子怎么哀求和软磨硬泡,都于事无补。凤宁本来想在西安就跟他结账让他走人的,只是考虑到人是自己带出来的,还是得把人安全带回去,这才忍到回来才发威。

    她宣布不在录用对方之后,在场所有的工人心里都舒泰了,否则凭什么别人替你干活,你还能拿一样的工资?

    这也算是对大家的警示,因此没人在干活的时候再找借口偷懒。尤其是灯笼厂的旧同事,在听到赵玉琴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都大受震撼,更不敢懈怠,私企和他们原来的厂子是不一样的,以前厂长是无权开除人的,顶多扣点工资奖金,私企是老板说了算,说开你就开你。

    办灯会这样的大型户外活动,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这三者中,天时尤为重要,如果布展期间天气给力,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上海的冬天,非常容易出现阴雨连绵的日子,好在今年老天还算给面子,冷则冷矣,但很少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偶尔碰上下雨,都是晚上下,或者白天下一阵,不会终日不停。

    这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很少出现长时间停工的状态。

    凤宁白天干活,晚上设计南安灯会的花灯,日子过得飞快。

    随着一盏盏花灯落地,公园里变得越来越绚丽夺目,也引得不少来公园锻炼的老头老太们的围观,他们说着吴侬软语,讨论着每盏花灯的造型。虽然听不太懂他们说什么,但从他们的语气和神情可以看出来,那是相当惊艳的。

    上海的灯会是11月20号才正式动工,在大家紧赶慢赶下,到1月10号终于完工,此时离过年还有25天。

    厦门那边的天气应该会比上海更好,应该也会差不多时间完工。凤宁不敢耽搁,马上带着人马回去,否则南安灯会就赶不上春节开幕了。

    这一次留在上海值班维护的是曾勇,他是主动要求留下的,不仅是因为值班的工资不低,还因为他想在上海好好玩一玩。

    上海灯会是1月25日开幕,到3月1日结束,将近四十天时间。离开幕还有半个月时间,他有的是时间好好游上海了。

    凤宁对曾勇的水平倒是有信心,他跟着她做了两年灯笼和灯会,对花灯的各个流程都已经烂熟于心,做维护应该问题不大。

    但她也知道年轻人玩性重,大城市非常光鲜,但诱惑大陷阱也多,便再三对他进行了叮嘱,这才放心离开。

    凤宁带着众人坐火车赶回南安,在厦门布展的人还没回来。她回来之后,马上找公园方面签订合同,采购材料,如此又耽误了三天,等到正式动工的时候,已经到了1月16日,离过年刚好还有20天。

    好在戴师傅他们也只比他们晚了三天到家,回来正好赶上布置南安灯会。

    留在厦门值班的是刘海,这倒是让凤宁很意外,她本以为会是赵玉琴。刘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干活很踏实,但几乎不表现自己,存在感非常低,没想到他竟然愿意留下来维护灯笼。

    凤宁有些欣慰,自己带出来的人也逐渐能独当一面了。

    去厦门的人回来之后,凤宁安排谢俊伟和梅香留在公司卖灯笼,父亲则留在公司负责接洽业务和出货。这一年中虽然很多时间都是在布置灯展,但断断续续也做了不少灯笼,年底是灯笼最好卖的时候,当然要趁机都出了。

    两班人马一百人,要在二十天之内扎完60组花灯,任务重时间紧,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但并非完全办不到。

    彩灯公园场地非常开阔,所以这次设计的花灯体积非常大,最大的花灯高达近十米,需要搭架子才能弄得起来,这又增加了难度。

    在彩灯公园里忙了几天,凤宁对灯笼厂的老同事说:“你们谁离灯笼厂近一些,去帮我传个话,灯笼厂里的人愿不愿意来帮忙我布置灯会,干到灯会布置好为止,每人给200块钱工资。”

    大家面面相觑,秦师傅说:“我去帮大家传个话吧。”

    凤宁说:“可以直接找吴昌德说这事,他自己要是也愿意来,工资一样发。”

    秦师傅点头:“好,我去传个话。”

    第二天,吴昌德就找到彩灯公园来了,他见到凤宁,就毫不客气地说:“你那么有本事,怎么还要来求我帮忙呢?”

    凤宁说:“我并不是求你们帮忙,而是在帮助大家。好歹灯笼厂也是我曾经的单位,如今你们办不了灯会,收入就少了一大半,我叫你们来帮忙,是想给大家增加一点收入。我现在有上百号熟练工人,难道一场灯展还搞不定?你们来了,我们就可以早点完工,年前可以休息几天。当然选择权在你们,我不勉强。”

    吴昌德问:“真的给200块钱?”

    凤宁说:“明天来,到布展结束,一个人200元。”

    “能不能再高点?”吴昌德知道凤宁办了几场大城市灯会,不缺钱。

    “我自己的工人一个月才给280块钱,你们来干不到20天,给你们开200,难道还嫌少?别不知足。”凤宁不客气地说。

    吴昌德没再说什么,200的确不少了,他们厂的工人最高也才100出头。

    第二天,灯笼厂除去两个销售和门卫老孙,其余的人都来了,包括吴昌德、胡进和财务。这些人都有着丰富的扎灯经验,加进来之后,效率自然就更高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胡进跟凤宁说:“小凤啊,你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挤兑得我们都没饭吃了。”

    凤宁看着胡进:“胡主任,我可没有故意要挤兑你们。你们要是还能找得到设计花灯的人,我很愿意跟你们分成。我其实还挺希望你们能够找得到设计师的,这样南安的灯会就不用全落在我肩上了。”

    胡进说:“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凤宁笑笑:“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但我真心希望南安多几个彩灯公司的。去年北京龙灯会已经把我们南安的花灯名气打出去了,我们有布置大型灯展的技术和完整流程,比外地的花灯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时间上,外地花灯

    组是没法跟我们比的,我们一个多月能搞定一场灯会,他们可能需要三四个月。全国那么多个城市,光靠我一个华灯公司是忙不过来的。”

    胡进看着凤宁,意识到她并非在开玩笑,而是说真的,不由得叹气:“我们是公家的企业,跟你们私企比起来,少了很多优势。”

    凤宁说:“你们厂子跟私企有多大区别?你们也没向公家交什么税,赚的还不够你们发工资的。恐怕连我们私企都不如,我们每年还能纳税呢。你们最大的问题出在观念上,只需在观念上转变一下,大家再也不能有吃大锅饭的思想,也别在招人上卡那么死,该招人就招,不能入编,就签合同工嘛。比起那些一穷二白创业的人,你们有太多优势了,要好好利用。”

    凤宁这话把胡进和吴昌德都说沉默了,她说的太轻松了,可人家的确是从一个光杆司令干成现在的规模的。

    大家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七,终于将六十组花灯全都布置妥当,其实还有不少空白处,凤宁便用公司没卖出去的小灯笼装饰,用以填补空白。明年还要再多招些人,到时候把彩灯公园全都填满,打造一场巨大的视觉盛宴。

    完工那天,凤宁给所有人发了工资,每人还额外发了150块钱奖金,还给每人发了五斤香肠、十斤肉、五斤糖果、一桶油和一箱苹果。

    灯笼厂的人没有奖金,但物资人人都有份,这可比自己厂里的过年福利要强太多了。领到东西的人都心满意足,那些原本还没有离职心思的,这时觉得私企也没什么不好,福利待遇比他们公家企业还好呢。

    凤宁手头有钱,也就没必要等到灯会结束了才给大家结算工钱,完工就结了,让大家回去过个肥年。

    西安灯会观灯人次超过了60万,最后凤宁分了12万元。再加上北京灯会和沈阳灯会的收入,她现在也算是小富婆一个,身家也有了三四十万。

    凤宁在给工人们发福利的时候,引来了仪器厂工人们的围观。发这么多东西,真叫人羡慕,可他们今年的工资都没发两个月,更别提年终福利了。想当初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也不见得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发,一个做灯笼的公司,竟然这么赚钱吗?

    凤宁趁机朝围观的人群说:“各位如果愿意来跟着我们做灯笼,我是欢迎的。虽然我们做的东西虽然不如你们的上档次,但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谁愿意来我公司的,等年后开工了再来报名吧。”

    围观的人有些若有所思,有些人窃窃私语,不知道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盛世安是腊月二十八过年前一天才回来的,一回来就跑来找凤宁。他大三了,寒假也在跟着老师做实验,差点连年都不能回来过了,还是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

    第82章

    盛世安每次回来, 就会发现凤宁又变漂亮了。

    都说女大十八变,十九岁的凤宁是一朵正在怒放的鲜花,明媚妍丽, 再加上她干练的气质, 气场直逼两米八,一般人还不敢盯着她多看。

    当然盛世安不在此列, 他是觉得怎么也看不够。哪怕他留了很多凤宁的照片, 钱夹子里还藏了他觉得拍得最好看的一张,每次想她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但看到本人的时候,就觉得照片不及凤宁本人的十分之一。

    盛世安过来的时候,凤宁正让商场的工作人员往师父家里搬洗衣机:“师娘以后就别用手洗了,衣服被子直接扔洗衣机里转一转就好了,大冬天洗大件太遭罪了。”

    师娘说:“我们不要洗衣机, 拿去给你爸用,我烧点热水手洗一下就好了。”

    凤宁笑着说:“那边也有,买了两台呢。好不容易不要票就能买,可不得多买点。”

    年中的时候价格闯关,物价飞涨, 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抢购热潮, 商店有什么就买什么。很多企业趁此机会扩大产能, 妄图趁此机会大赚一笔。结果到了下半年,国家宣布价格闯关失败,要重新进行价格指导。

    人们逐渐恢复理智,不再疯狂购物, 于是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许多商品堆放在仓库里,导致了许多企业出现资金断裂、坏账烂账的情况, 加速了国营集体企业的倒闭。

    以前需要票据才能购买的电器,现在是敞开了卖,并且还在疯狂降价。凤宁昨天刚给大家放了假,今天去买年货,在百货商场里看到堆积如山的电器,就买了两台洗衣机。

    “你这孩子,有了钱也不是这么花的,洗个衣服能有多难,还用得着洗衣机吗?”师娘责备她乱花钱。

    凤宁转过脸看向盛世安:“盛世安你觉得这洗衣机该不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