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0
米粒。 朱棣父子却是吃相豪迈,码成摞的面饼,顷刻间见底。 孟清和算是又一次见到了永乐大帝“平凡”的一面。就算和第一家庭一起啃过肘子,见到这样的场景,他还是会感到新奇。 撤下碗盘,送上茶水,孟清和取出奏疏呈上。 北平设立行部,却没有通政使司的分部,奏疏直接呈送天子驾前,基本也能说得过去。 “闻圣上将移驾大宁,特以紧要呈报陛下。” 奏疏出自孟清和之手,经沈瑄润色,将大宁屯田,开荒,收揽边民,改进工具等事一一列明。并附上开互市的条目,结合孟清和驻守大宁期间的心得,更有可实行-性。 在奏疏之后,附有目前大宁城能筹集军粮的数目,和朱高燧告知朱棣的并无太大出入。 “陛下隆恩,不罪愚臣。愚臣肝脑涂地不足以报答万一。只能同麾下竭力戍卫北疆,屯田开荒,以丰边军。” “爱卿请起。” 这个称呼出口,除朱棣之外的人都是一愣。 能被朱棣叫爱卿的,要么是心腹之人,如朱能。要么就是肯定要倒霉的,如解缙。 孟清和暗自考量自己属于哪一种。 从目前状况来看,怎么着,都不会和解大才子一样吧? ☆、第121章 事实证明,凡事情谨慎多思,绝对没错。 看过孟清和送上的奏疏,永乐帝十分满意,尤其是大宁驻军屯粮及开垦荒田一事,更令孟清和得了诸多夸赞。 大宁和开平卫杂造局因献“火雷”有功,上下皆有封赏。 获悉大宁杂造局工匠自发改进工具,以助屯田,且顺天八府也多有农户或商户仿造,借此得了便利,朱棣更是龙心大悦,当即口谕,再赏大宁杂造局上下钞十至二十锭不等,于农事有大功者,另赏银五两,布帛两匹。 作为组织并领导了一系列工作的大宁镇守,孟清和同样功劳不小,不只得到了皇帝的口头嘉奖。还获赏银五十两,钞二百锭。 银子尚未发下,孟清和就已经感到烫手。 从朱棣起兵,靠靖难起家的人都清楚,八字不够硬,被朱棣夸奖可不是什么好事。 同样的,几番得皇帝厚待,流下的汗水也要加倍。银子到手,必有皇命随后。且事情的难易程度,与赏赐的多少直接挂钩。 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迎难而上。 把皇帝的赏赐退回去?军中第一人,成国公朱能都不敢这么干,何况是细胳膊细腿的孟清和。 想到这里,孟清和嘴里发苦。 军粮一事,天子不定期限,却没说减少数目,聪明的就该知道,三十万石粮食仍要筹集,一点不能少的送到天子驾前。不然的话,永乐帝早晚会办了他。 宽限了时间,还办不成事,不是能力不足,就是有意懈怠。 不从严从重处罚,那就不是朱棣。 在对下属的高标准严要求上,朱棣十成十像足了朱元璋。 他加班,下边的人也不能偷懒。 做不到,拿工资不办事,直接换人。 撵回家吃自己还是到纠缠-贪-污-腐-败-的部门喝茶聊天,皇帝说得算。 孟清和揣度着皇帝的意图,衡量着没到手的银子,心中实在没底。 若是皇帝布置下不可能完成任务,不想找块豆腐撞死,就只能辞官,扛起长枪自请戍边,从头开始奋斗。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 幸好永乐帝没有太难为孟清和,他的交代的事情不多,只有三件。 其一,圣驾驻跸大宁期间,孟清和伴驾,陪聊、陪逛、陪办公,同时充当解说及评论员,负责回答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 其次,大宁杂造局很好,造出的东西和工匠都很好。 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所以,大宁杂造局大使升调南京军器局,继续从事武器研发工作。副使调任北平,入职北平杂造局。有能力的工匠也分出一部分,到北平杂造局工作。具体名单由孟清和呈报,工匠及家人户籍一概迁移。 最后,作为留守后军都督府佥事,孟清和不能只抓大宁的工作。对北平的屯田和移民工作,也要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更要配合沈瑄的工作。 永乐帝决定迁都,谁反对也没用。北巡期间,北平行部改称北京行部,于顺天府别建府社府稷,令行部官以时祭祀,足见其决心坚定。 行部不断扩建,六部六科将逐步确立,国子监也将在近期建立。 如此,北平的耕地人口必须充实起来。直接移民是一个办法,但朱棣从大宁城招抚流户一事上得到了启发,自发开垦荒田和被迫离乡,总有区别。 此法在大宁可以,北平为何不行? “卿即为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佥事,当能担此重任。” “臣……遵旨!” 艰难说出这三个字,孟清和的心都在淌血。 他就知道,被永乐帝夸绝没好事! 粮要筹,人要给,最后还得负责解决北平的粮食和人口问题,这是压榨,赤-裸-裸-的压榨! 饶是心中拔凉,表面也不能露-出分毫,还要表示感激,陛下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来办,是信任他,是臣子的荣耀,是无上的光荣! 光荣之后,孟清和低头,默默流泪。 委实太过激动,必须哭一会。 值得安慰的是,永乐帝没有区别对待,沈瑄,朱高煦,朱高燧,一个没落,全被抓了壮丁。 开平备边,宣府屯田,顺天府开垦荒地,依大宁例招抚流户及化外边民,并以营州诸卫辖开原、广宁二地,为设立户市做准备。 一件件摊牌下去,孟清和发现,实际上,自己还没被压榨到底。 对亲生儿子,永乐帝的手更黑。 开原、广宁二地属辽东,却被永乐帝交给朱高燧。 一句话,管不好,互市开不成,鞭子伺候。 互市一开,不能彻底改变北疆的局势,却也能牵制兀良哈三卫及一定数量的草原部落。 有了利益捆绑,再对鞑靼可汗软硬兼施,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瓦剌距离明朝边境较远,且实力不如鞑靼。按照孟清和的思路,先挑硬茬啃,削弱了鞑靼,继续挑拨几下,不用边军动手,草原部落自己就能掐起来。 事实上,若非永乐帝露出出兵意向,鞑靼和瓦剌已经打起来了。背着抢劫兀良哈的黑锅,鬼力赤对马哈木恨